淩雲親自前往二毛地區收購二手坦克。
貪財的尼基塔上校在鈔能力麵前選擇了配合。
於是,最後他以低於廢鐵的價格,按噸數收來了50輛坦克、40輛裝甲車和20輛喀秋莎。
因為收購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所以便產生了非常可觀的價格差。
這些錢被分成了3份,其中15給了中間人亞曆山大,6給了經手的尼基塔,25留給了淩雲本人。
所以,這些賬算下來後淩雲隻省下了25的錢。
不過,他另外地用75打通了一條路。
這是一條買、賣可以雙向溝通的路。
如此一來,他日後便可以直接與二毛軍方打交道了。
此外,即便淩雲沒有省下這25,那他也屬於占了極大便宜的。
因為,那些軍工裝備都是按廢鐵價格出售的。
隻要將它們重新改裝一下,就可以當成新軍火重新出售。
當然,淩雲並不需要挨個進行改裝。
他隻需要改裝出來一個樣板,然後將數據輸入生產線上的電腦中。
這樣,軍工生產線就可以全自動進行生產。
至於如何將這些坦克、裝甲車給運回來,淩雲一開始早就想好了辦法。
他選擇的三處坦克墓地,都是屬於經濟較不發達,或者國家動亂的地區。
這些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地官方都無暇顧及此事,並且手頭的資金都非常緊張。
所以,他們也非常樂意變廢為寶,畢竟能賺一點就是一點。
於是,淩雲等人兵分三路後都進行得比較順利。
等三路人馬完成收購後,那些坦克、裝甲車都無一例外,全部都被轉用到了城外偏僻角落。
張有信、李勁軍將坐標發給淩雲後。
他便使用超時空傳送器,將東西一股腦全傳回了工廠。
隨後,三人便各自儘快返回到了國內。
淩雲回來後才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一個煤氣罐廠忽然出現這麼多坦克、裝甲車,會顯得非常地突兀!
雖然他們廠子後麵有很大一片空地擺放他們。
但畢竟這裡不是啥軍事基地,被外人發現那指定是遲早的事情。
無奈之下,淩雲隻好又拿出300萬元,就近收購了一家破產的拖拉機廠。
這家拖拉機廠,是附近鎮子上的資產,已破產有十幾個年頭了。
該廠自建設時選址就非常有問題!
他們將廠子建在了比煤氣罐廠還僻遠的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