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此言差矣!孔夫子確實是聖人,但…他的聖人之位乃是用拳頭打下來的!”
“這年頭論通掄,《論語》又叫《掄語》!你想啊,在東周那種兵荒馬亂的混亂年代,他憑什麼跟彆人講道理?憑什麼周遊列國?”
夏侯哲斜眼看著黃承彥。
對方滿臉不服:“那不正證明了孔夫子的才能?若非他有三寸不爛之舌,怎能讓他們服氣?”
聞言,夏侯哲哈哈大笑了起來,眼中帶著些許嘲諷之色。
“你們啊,就會自欺欺人!孔武有力這個詞聽過沒?”
“據古籍記載,孔子身高兩米二,單手能舉四五百斤的城門栓,左拳頭為仁,右拳頭為禮!佩劍名德,配弓為理!”
“再加七十二堂口,三千猛人弟子持劍架在你脖子上,他講道理誰敢不聽?誰敢說半個不字?春秋數十國,誰不怕他揍?”
“連孟賁這種徒手能拉開兩頭牛的猛人,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怎麼可能是什麼正經文人!”
“他的任何道理都是建立在拳頭之上。伯父你品…你仔細的品!看看小子說的有沒有道理?”
《呂氏春秋·慎大》中記載到,孔子西行過潼關時。
在喊人開城門時沒人理會,於是他親自握住門栓的一端,把重幾百斤長四、五丈長的木栓一下就挺舉起來,打開了城門。
力氣之大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這貨騎射和駕車的本領更是一絕,能打能跑!
聽完夏侯哲的這一席話後,黃承彥整個人愣住了。
憤怒的目光,也漸漸變得呆滯空洞。
因為按夏侯哲的描述來看,他之前的解釋…就完全說的通了。
如此一想,黃承彥居然有些懷疑人生了。
難道…以前我們老師教的都是假的?
而這小子說的才是真實的?
這還不是讓他最驚訝的,因為下一秒…夏侯哲真的憑空掏出一本《掄語》!
“哎,找到了!伯父這本書送給你了,這可是根據孔夫子留下來的真本,拓印下來的,我夏侯家花了大代價才弄來。”
“今日…小子便送給伯父研習了,不用謝,以後都是一家人!”
將書放在桌子上,夏侯哲起身離開房間。
黃承彥吸了吸鼻子,狐疑的翻開書籍一看,目光頓時被簡介吸引。
《掄語》:根據春秋時期武術家、格鬥家、教育家、民意代表、儒幫創始人兼初代話事人孔子,及其七十二堂香主的言行而編成的語錄。
核心思想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儒幫核心格鬥術是“仁”,一種將人一分為二的技術;孔子周遊列國,橫掃春秋時特寫此書,為了給黑白兩道立下規矩。
僅看簡介就已經讓黃承彥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了。
書籍中,都是對孔子言行的標注。
越看,黃承彥越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