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至冬月,但今日是個難得的晴天,大吉日。
陽光普照,風靜日暖。
太皇太後身著一襲祥雲瑞獸的錦繡翟衣,頭戴珠寶鳳冠。
高貴雍容地端坐於乾德殿上的鳳坐之上,接受百官朝賀。
待百官跪拜結束,司禮太監突然尖聲通傳:
“晟北五皇子堯世舟攜禮進殿,為太皇太後賀壽。”
話音剛落,大殿內百官頓時炸開了鍋,紛紛看向高台上的攝政王。
太皇太後也一臉震驚地看向一旁的兒子。
高台上的男人眼神如刀,平靜如水,看不出一絲喜怒,嘴角微微抿著。
身上散發著從容不迫的氣度,令人生畏。
堯世舟帶著使臣踏入大殿,用晟北大禮朝上座的三位見了禮,滿臉笑意道:
“本王奉父皇之命,攜詔入大宸重談結盟之意。”
“恰聞今日乃太皇太後壽辰,特攜薄禮進宮,誠為太皇太後祝壽。”
“恭祝太皇太後萬壽無疆,福如東海,鬆鶴延年,千秋萬歲!”
“五皇子有心了,多謝。”
鳳座上的太皇太後淡淡抬手,淺笑著回了一句。
不鹹不淡,也沒表示有多歡迎。
群臣更是拿著眼睛不停打量,竊竊私語。
堯世舟絲毫不懼,麵含微笑,挺直身姿任由周圍指指點點。
蕭行嚴高高冷睨了他片刻,這才緩緩開口:
“晟北五皇子遠道而來,今日既然是來賀壽的,那便留下來飲杯薄酒吧。”
“眾卿移步敬德殿吧。”
太皇太後先下了高台,坐上鳳輦朝煙波殿而去。
朝臣們則跟在攝政王和小皇帝身後,去了敬德殿。
兩殿並排坐落在禦花園正中,中間由一池荷花隔開,荷花池上建有一條回廊相連。
開宴前,各家女眷先給太皇太後跪拜賀壽,然後再一邊吃茶點一邊欣賞歌舞。
宴席設在殿內,但吃茶看戲安排在大戲台前。
男席和女席的座椅早已擺放好,戲台和屏風上掛滿壽福和紅綢帶,一派喜氣洋洋之色。
待太皇太後一到,眾官家女眷跪地給太皇太後請安。
溫梨攙扶著太皇太後入座,正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太皇太後卻拉著她坐在她旁邊。
她的位置原本安排在太皇太後左側首處,在她旁邊便是三王妃的位置。
兩位太妃分彆坐在右側手太皇太後下首一些。
“母後,我過去坐自己的位置吧,省得您不夠寬敞。”
“這麼大位置,哪裡不寬敞了?”
“我的小孫孫呢?”
這一坐下來便找小壯墩,溫梨微笑答道:
“去他父王那裡了,一會兒會抱過來。”
“行吧,崔嬤嬤,在哀家身旁加一個位置。”
“一會兒讓奶嬤嬤抱著哀家的小皇孫坐在哀家旁邊。”
崔嬤嬤笑著應下。
等她安坐,各家夫人這才開始一一給太皇太後呈上賀禮。
貴女們更是借著這次機會,送上祝壽詩,說著許多吉祥話。
討得太皇太後喜笑顏開。
看著琳琅滿目的壽禮,明豔動人的一眾千金小姐,溫梨暗暗讚歎。
怪不得皇帝都喜歡三宮六院,將各色美人納入後宮。
這些貌美的小姐們各有千秋,盛裝打扮更是美得各有特色。
雖是寒冬,卻有種滿園春色盛開的錯覺。
小姐們更是心靈手巧,送的賀禮儘顯孝心的同時,又將自己才華展露出來。
比如那百鳥朝鳳的屏風,親手繪製的香扇,用金線繡出的經書……
果然世家小姐從小調教不是嘴上說說,都是有些真功夫在身上的。
這要是換成她,她可吃不消。
她隻會縫補一下破洞,至於刺繡,算了吧。
上次成親時徐姑姑直接放棄讓她自己繡了的。
溫梨看得目不轉睛,暗暗稱奇。
上次壽春宮她隻見到了一部分,今日京都的所有貴女,幾乎都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