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耕之前,她需要將各地農官再集結起來,根據實操給他們講解一遍。
因著去年到她那裡學習耕作之法的幾個實驗縣的村子,產量或多或少都增產了不少。
土地較好的,甚至都比之前多了近兩倍。
加上溪頭縣和樂安縣兩個縣地上報了詳細的產量數。
她的農耕之法一時震驚整個朝野,漸漸地擴散到百姓口中,掀起一陣熱議。
溫梨剛好借著這股熱潮,將農耕令和農耕集正式頒布下去,讓宸國百姓學習使用。
但是宸國幅員遼闊,耕地和土壤環境也都各有不同。
農戶們學習它的耕種之法,不是盲目亂用。
需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域的土壤和環境,來選擇合適的耕種時間,育苗方式等。
所以開始普及之前,她需要給各地的農官們先培訓,讓他們了解一下農耕集的使用方法。
最關鍵的是種子,會耕種了,還得要有好的種子才能事半功倍。
那種子要怎麼解決?溫梨頭疼了許久。
整個國家的種子都要發放下去,這可不是小數目。
去哪裡尋找這麼多種子?
思來想去,她隻能用借調的法子將幾個實驗縣今年種得的糧食借上來。
再加上她自己百畝良田收割得來的所有篩出來的優良種子全部運到京都。
等各地農官培訓結束,再按照各地的農戶耕地麵積和人口發放。
再由農官將種子領下去,發到百姓手中。
當然,這些種子可不是白發的,而是借。
必須讓農官宣傳到位,解釋清楚。
這些種子朝廷借給他們來種植。
借種時間為期三年,三年後,需上交原先借走的糧種的兩倍還給朝廷。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防止一些地方官員貪汙糧種。
既然是借,最遲三年後,她就要問這些農官和地方官員收回來,壓實他們肩上的擔子。
也能防止這些人領了東西不乾實事,起到督促的作用。
當然,若是領了糧食,也在努力耕種了,但是產量就是提不上來。
那就是耕種之法或者土地有問題,她會親自下去查看,核實後,予以寬限時日。
同時為了防止一些官員壟斷,她隨之頒布一項詔令。
待春耕一開始,朝廷會臨時指派欽差巡視各州各地,以督促各地官員落實耕種之法。
有的農戶若不願意借糧種,隻想按照自己的老辦法耕種,不能強做要求。
減免了賦稅的農戶,願意借種並且按照耕種之法來耕種的,不管是減免了一年還是三年的。
都可以在滿三年後,除了規定上交的糧種,再延續原有減免年限,賦稅減半。
同時為了更好地將這一惠民之策落實到位,方便後續管理和追蹤。
薛林善也被她提拔到了戶部,任倉部郎中,專門幫她管理和登記借出去的糧種。
以及後續上交上來的糧食,各地的巡視巡檢和督查等。
詔令一出,各地百姓紛紛跪地磕頭歡呼。
農耕令已經頒發,接下來就是一步步按照這些策略施行,坐等三年後的效果即可。
溫梨之所以會選擇京郊農莊,是因為蕭行嚴將這幾個農莊和千畝良田交給她。
她必須要利用起來,將它變成京都最大試驗田基地。
一來借培訓利用好這些人手,直接可以幫忙翻耕。
二來借公差,出去放放風。
她被迫聽政聽了一個多月,巨大的壓力讓她急需出去放鬆一下。
這聽政真不是人乾的,太耗費腦力。
她腦子已經燒乾,急需大地滋養,踏春放空方能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