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眨眼一個多月過去。
村子裡的莊稼收完一茬,人們又開始忙著秋播。
溫梨一邊忙著核算今年的收成,一邊又要聽佃農們對秋耕的安排。
秋播她打算安排一茬新種子試種。
聽說京都那邊的莊園也傳來了豐收的消息,具體的收成還在核算。
全國各地也紛紛上折子,跟著種的百姓基本都獲得了不錯的收成。
特彆是改善後的安樂縣也傳來好消息,一躍成了水光村下的第二個高產州縣。
溫梨在水光村種出的糧食,經過這兩年的積攢,已經快將三個糧倉裝滿。
若是秋播再收一茬,糧倉肯定是不夠裝了的。
蕭行嚴大手一揮,又調了人手過來,開始建第四第五個糧倉。
她挺著個大肚子又開始忙進忙出,太皇太後看得心驚膽戰。
不放心地將徐姑姑派到她身邊伺候。
本來打算等太皇太後解毒後,沈秋婉要回兗州一趟。
結果她挺著個大肚子早出晚歸,沈秋婉不忍,暫擱了回去的打算。
況且宥兒在楚先生的指導下,握劍的姿勢竟然已有模有樣。
沈秋婉想了想,為了兒子能蹭弟弟外祖的教導,多留一段時間幫弟妹一把也是應該的。
這一留便留到了秋耕。
今日她要見附近幾個州縣的農官,沒下地。
農官們要午膳後才到,她便睡了一個自然醒。
等她慢悠悠起床,用了早膳後,徐姑姑過來與她回道:
“附近各地大小官員家的夫人小姐們,得了太皇太後在此處休養的消息,紛紛遞了帖子求見。”
“咱們王上本來要回絕,但是娘娘說反正閒著也無事,她身體也已經大好。”
“乾脆見一見,順便考察一下這些地方官員家眷的底子和風氣。”
“溪頭縣宋縣令家的夫人陶氏也來了,娘娘知道您與她相識,特地派人過來傳話。”
“問您要不要過去也見一見?”
溫梨一喜,立刻點頭:
“陶姐姐也來了?那必須見呀。”
“我本來還想著空下來一點的時候再讓人去叫她過來一聚。”
“沒想成她竟然也過來了,那正好,擇日不如撞日,走。”
她挺個大肚子還走得飛快,王嬤嬤和徐姑姑連忙追上來護著。
“祖宗哎,您走得慢點兒,您肚子還揣著一個呢。”
“可彆學小世子,還沒學會站穩就不管不顧要往前衝了。”
王嬤嬤急得滿頭大汗,身後一眾伺候的丫鬟也嚇得趕緊圍上來。
等他們來到太皇太後的芳春院,一眾夫人小姐坐滿了院子。
蕭寧安和沈秋婉竟然也被叫了來。
待她抬腳走近院子,眾人齊齊起身與她見禮。
“拜見王後娘娘,王後娘娘萬福。”
“免禮,坐。”
“謝王後娘娘。”
溫梨徑直坐到太皇太後身側的座位上,目光笑眯眯投向最末首的陶棲身上。
陶棲與她眨眨眼,默契打招呼。
“聽說你一會兒還要見附近各州縣的農官?”
“你肚子如今已經六個多月了,就彆這麼操勞。”
“哀家可不希望你把自己累著,要顧著自己的身體一些,彆這麼拚命,知道了不?”
屁股才剛坐下,太皇太後立刻關心起她的身體來。
溫梨乖巧地朝她點頭,“嗯嗯,多謝母後關心,兒媳知道了。”
“嬤嬤,昨日佃農們不是送了一批西瓜過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