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還不錯,通過熱鍛打後的黃銅容器,比澆築出來的要明顯的芊薄上不少。”
時間很快又過去一個小時。
陸離在將黃銅薄片,初步鍛打成長方形容器後,就開始針對需要折疊的區域,進行了較為集中的高溫加熱。
然後再用鐵錘將折疊後的部分,進行反複的敲打和融合處理,讓它們完全的變成一個整體。
然後再經過冷卻。
整個冷凝容器就算初步成型。
當然。
這是滴入型的冷凝器,需要通過滴入水滴來,實現硝石和溶於水的吸熱反應。
反倒是第二種的冷熱空氣循環,需要用到的容器,還要更加的簡單一些。
沒有厚度方麵的要求。
畢竟它采用的熱量傳導方式,是采用的熱空氣進入,冷空氣排出的循環方法。
並不需要容器本身進行熱量的傳遞。
不過第二種方法,對於容器的密封性放,有著一些較高的要求。
同時還需要有一個動力,來帶動裡麵和外麵的冷熱空氣,進行循環和交替。
“接下來就是防止水滴,在落入冷凝容器之前,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從而凝結成冰的溫度傳導裝置了。”
陸離將冷凝容器,放在高爐旁邊的地上,然後拿起另一塊較小的黃銅塊。
放進高爐裡麵進行加熱。
等整個銅塊都被燒紅之後再取出來,揮動鐵錘進行反複的敲打,先將其錘打成長形的薄片。
之後再用千錘百煉後,鍛造出來的一把金屬剪子,將錘打到僅有兩毫米厚的薄片。
裁剪成兩厘米左右的寬度。
然後再放入高爐裡進行灼燒,墊在一根精鐵打造出來,大約筷子粗細的金屬小棒上麵。
利用這根金屬小棒。
將黃銅片捶打成圓管的形狀。
至於接口的地方,就采用了和冷凝器一樣的處理方法,先將黃銅片加熱到上千度。
然後再放入金屬小棒,針對接口進行重疊和融合,最終讓它變成一個整體。
“這玩意兒……比剛才的冷凝器都麻煩,稍有不慎就壞掉了。”
陸離看著手中,終於成型的這根金屬小管,微微的鬆了一口氣。
在這之前。
他已經捶打壞了兩根。
還好剛才鍛打第二塊黃銅時,敲打出來的黃銅片,被他剪成了足足六片。
不然他還要在捶打黃銅片上。
再次的浪費掉一些時間。
不過陸離並沒有貿然的開始,嘗試用這套冷凝裝置進行製冰。
畢竟僅有這兩樣東西,隻是相當於完成了水上庇護所的蒸汽動力係統,還需要製作出足夠密閉的空間才行。
而且這個密閉空間,還需要和外界進行隔離,不能讓它出現溫度的交替。
不然空間內的溫度。
就無法下降到足夠凝水成冰的程度。
隨後。
陸離就用還沒冶煉的黃銅礦,開始製作起第二套,冷凝器所需要的零部件。
而他這次采用的方法。
是直接複刻蒸汽動力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