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
張光明立刻往實驗室走去。
查看他們弄出來的草木灰混凝土,是不是也和陸離弄的一樣,已經凝固成了近似石頭一樣的狀態。
“我記得在混凝土完全乾燥之前,還需要給它澆水進行養護,以免在後續的時候出現開裂的情況……”
與此同時。
陸離在檢查完了堤壩的情況後,就用手弄了一些水出來,澆在堤壩外麵的草木灰混凝土上。
原本已經沒有多少水份的混凝土,很快就吸飽了水,連帶著顏色也變得更深起來。
不過混凝土的凝固過程。
是屬於不可逆轉的。
哪怕他將這個草木灰狀態的混凝土,放入水中浸泡起來,它也不會再回到之前那樣。
可以隨便塑型和攪動的狀態。
時間就這樣繼續流逝,眨眼就來到了傍晚,夕陽臨近西下的時候。
中途陸離給草木灰混凝土,澆了兩三次遍的水,讓它至於因為溫度太高,從而乾燥的太快出現龜裂。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
混凝土也變得越來越凝固。
硬度也變得越來越高。
努力用手指去戳動時,已經無法在它的表麵,留下任何的痕跡。
他也將剩下的容器中,澄清後的草木灰水,從傾斜著的容器表麵倒出來。
隻留下沉澱的草木灰。
混合上河沙。
又到小溪堤壩這邊,一層草木灰混凝土,一層石塊的往上壘砌。
畢竟這裡之前出現過洪水。
如果不將這個堤壩,修建的更為的牢固,那麼等洪水再來的時候。
就很有可能將它給直接衝毀。
到時候發電機也有可能被衝走不說,他在短時間裡也無法在使用電。
“兩層石塊壘砌出來的石牆,之後再按照一層一層遞減,對堤壩的底部進行加固處理。”
“我想這樣……就算遭遇到了洪水,也不可能將它給衝塌了吧?”
陸離看著第二層。
壘砌起來的堤壩石牆。
兩層牆壁的厚度直接達到了半米。
以剩下的這個區域寬度,應該還能在外麵,疊加個兩層甚至是三層的寬度。
用來加固這兩層石牆的穩定性。
避免被山上衝下來的洪水,將整個堤壩連根拔起。
不過。
因為每壘砌一層石牆,他就需要一些時間,讓草木灰混凝土完全的乾燥。
因此剩下的石牆,他又花費了差不多四天,才全部的壘砌完成。
當然。
為了使整個堤壩更加的穩固。
他還用草木灰混凝土,將整個底部朝向外麵的這一側,整個厚塗了一遍。
讓它看起來好似一個梯形。
上小下大。
而且從上往下俯視的話,整個水壩還具有一定的反弓式弧形,能夠抵擋更強的水流衝擊。
用陸離的話來說就是。
不做就不做。
要做自然也就要做最好。
以免後續這個堤壩被洪水衝毀了,他還要花費額外的時間來修複。
這就有些得不償失。
更何況。
他已經通過那個簡易的飛艇模型,成功的計算出了浮空氫氣球,以及下方主體的大小承重比例。
可以開始動手。
將正式版的飛艇手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