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紅沒有跟著自己去找導演,薑千夏暗暗鬆了一口氣。
其實,她有個想法,春紅寧願自揭傷疤也要將罪惡公布於眾。
那她就私心的想讓所有人都記住這個女子,記住她的苦難,也記住她的驚才絕豔。
她的前半生是法國巴黎耀眼的太陽,而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女子卻被這個罪惡村子殘忍掩埋。
這樣的反差會激起更大的民憤。
效果也比原來的劇本要好。
聽完薑千夏的話,導演和小編劇都是一臉激動又興奮的看著薑千夏,直呼薑千夏很有做編劇的天賦。
因為他們收到這個劇本,其實對春紅的身世描述不多。
其中有很多細節,一開始他們以為是故意黑化春紅,讓她十成十的作精,製造結局的反差。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又覺得那些過分講究的細節去掉總是少了幾分味道。
現在薑千夏在春紅的背景上大添一筆,確實,這樣一來,整個劇本就完美了。
隻有春紅根本不是城裡人,而是從浪漫又自由的巴黎回來的,那些講究到過分的細節,瞬間就貫穿了一切。
她不是作精,而是,她本就高貴。
當然,不是說巴黎回來就更高貴,而是在那個年代,國內物資不豐,國民還在溫飽追求階段。
而春紅在發達國家生活,當溫飽、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人們追求的更多是精神和藝術。
而春紅,她是藝術家!
“我有預感!我麻了肯定會爆!”
導演簡直激動得想抱著薑千夏原地轉圈,但是礙於身份和性彆,他猶豫了一下,轉身抱住男編劇轉了一圈。
原本同樣興奮的男編劇,一臉驚恐的大喊:“你不要過來啊!!!”
薑千夏:“……”
當然,改劇本其實還有一個好處。
春紅是從法國回來的,林家村的人就根本想不到春紅身上去了。
不過改劇本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人都滿意的。
比如,電影的女主角。
電影的敘事方式,其實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出發的,而主角就是這個旁觀者。
或者說,她是一個幸免於難的春紅。
其實,她隻見過春紅三次。
第一次,她是跟著家裡人走親戚,其實也是相看對象,進村的時候,她看見了村子裡有個格格不入的漂亮女人,聽說她不守婦道,會虐待繼子,她媽不準她多看,說怕她學壞!
離開村子時,她看見那個漂亮女人大冷天,一臉不耐煩的將繼子繼女趕出屋子,麵黃肌瘦的幾個孩子縮在牆角瑟瑟發抖,忍不住多注意了一眼。
相看的對象,她不怎麼喜歡,但家裡說合適,她就沒反對了。
不過呢,相看的對象他看上城裡來的姑娘,要和她斷了。
她既覺得難堪,又覺得鬆了一口氣。
正好高考恢複了,她沒有時間傷心太多,興奮的報名了高考。
就是不知道怎麼的,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忽然想起了當初驚鴻一瞥那個漂亮女人。
她忍不住摸著自己的臉蛋,疑惑的想,難道,城裡的女人都那麼漂亮?
那肯定是很遠,很繁華的城市吧,如果是的話,那一定是京城!
於是,她決定考京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