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個月之期又到。
聽書樓內,綜武世界和降夜世界的客人們,因為葉天而相會。
萬眾期待之下,葉天的身影出現在高台之上。
而他也不含糊,開門見山,開始了說書:
“說到這第九位通天子寧缺,他聰明機智,能夠在困境中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自幼便經曆苦難,父母都慘死在他人之手,而他卻福澤深厚,躲過一劫。
自此踏上修行,年幼的經曆使他性格剛毅無畏,但也有些自私和薄情寡義。
他為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
在那唐王朝的邊疆渭城,為了活著,無人依靠的他,隻能投身軍營,做了一名砍柴卒。
雖然年歲尚淺,卻斬過好些蠻人頭顱,因此便獲得了砍柴人這個稱號。
儘管如此,但他對身邊小侍女桑桑卻另有不同,可以說是始終生死相依。
降夜的大唐,以武立國,有功之人自得賞識,寧缺不負眾望。
那一張夢寐以求的大唐書院錄用通知,點亮寧缺眼眸中那一道光亮。
恰逢這日,遠嫁金帳王庭的公主李漁,因單於忽然暴斃,為逃避那陪葬陋習,不顧一切逃亡唐國。
回京之路凶險異常,無奈之下,這公主隻得來到這渭城,問這守城官索要一名向導。
寧缺好友老馬,對寧缺向來重義,倘若寧缺護送這美嬌娘平安歸朝,又以此戰績去書院報道,豈不美哉。
哪料寧缺卻一口拒絕,說道:從公主所乘坐的馬車刀痕來看,堂堂一國公主,哪裡是那些小賊所能接近的,定是朝內人所為,既然這樣,如果我去,豈不是羊入虎口。
老馬一眼看穿寧缺的心事,說道:梳碧湖的砍柴人從不做賠本的買賣,那公主車上還有一位洞穴上境的大修行者,呂清臣。
寧缺心中一怔,在這世界修行有五個境界,一為初境,二為感知,三為不惑,四為洞穴,五為知命。
想不到那公主身邊的黑袍老者,竟已是洞穴境的高手。
寧缺聽到有“高手”陪同,立即做出決定送這公主回朝。
當下的寧缺,可是初境都沒悟到的普通武士,氣海雪山一竅不通,若不是有“高手”陪同,他也是不敢接下這差事,畢竟此番路途定將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聽書樓裡麵的客人們聽到這時,紛紛議論道:
“這寧缺,小小年紀遭遇滅門屬實可憐。”
“是呀,還需要爹娘照顧的年紀就開始流浪了。”
“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運氣也是拉滿了。”
“這桑桑又是誰呀,是他的妹妹嗎?”
“這唐國公主真是廢材,不聽勸告。”
夫子聽到後說,神情中帶著些許憐惜,搖頭歎道:
“寧缺來時之路,倒是頗有些坎坷。”
“修行之力不是天生的,小師弟真是吃儘了苦頭呀”
大師兄慢慢說道,眼裡也是閃過疼惜之色。
“這說書先生豈不是在眾師兄麵前,把我扒得一點都不漏。”
寧缺心裡嘀咕著,同時也為這說書先生的逆天能力而感到驚詫。
.........
葉天環顧了四周發現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