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炷香前,皇宮大殿內,李仲易和李沛言切磋劍法,約定誰獲勝就能拿到天子之劍。
傳說能擁有天子之劍的人,就能得到至高無上的王位。
沛言帶著必勝的決心,贏下了這把劍,然而就在他滿心歡喜,以為自己會被立為太子時。
夫子卻緩步來到了大殿之上。
兩人連忙行禮叩拜,而夫子隻是接過沛言手中的劍,撫須說道:
我曾和太祖論劍,這世間的劍一共分三種,分彆是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和庶民之劍。
仲意虛心請教何為天子之劍?
沛言卻搶先一步回答道:
天子之劍,就是以燕國的成京為峰,月輪國的朝陽為鍔,南晉的臨康城為脊,再以西陵神國為鐔,大河國為夾,最後包以四方,製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秋。
隻要天子之劍一出,黎明百姓便會乖乖臣服在腳下。
沛言說的慷慨激昂。
夫子則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仲意又問:
何為諸侯之劍?
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峰,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傑士為夾,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
至於最後一種劍,則是最低俗最簡單的,庶民之劍,相擊於前。
上斬頸領,下訣肝肺,無異於鬥雞,無用於國事。
夫子說完便仔細端詳著手中的天子之劍
又說這把劍雖然極儘奢靡,卻久困於宮廷,恐怕連一把庶民之劍都比不上。
沛言,你還想要嗎?
夫子看向沛言問道。
我想要。
給你。
多謝夫子。
李沛言聞言自是沒將方才話語放在心上,這唐國天子劍,焉有你說的如此不堪,李沛言滿心歡喜接下寶劍。
夫子問完沛言,又轉過頭來問仲意,想不想當唐的王。
仲意順從的表示,夫子讓他當他就當。
好,唐國的王位,歸你。
夫子,你要我當唐王。
仲意不可置信的再次詢問。
是的。
拜見唐王。
宮殿內眾手下跪地附和。
話音剛落,將劍高高舉起的沛言握劍的手瞬間卸力,李沛言心中鈍感惱怒,隻因夫子一句話,一向默默無聞的李仲意坐上了王位。
王兄,我們之間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這些年來,李沛言一直懷恨在心,積極拉攏各方勢力。
企圖謀權篡位,為了方便計劃實施,他甚至不惜動用軍部的力量。
本想拉攏這魚龍幫為他所用,哪成想朝小樹拒絕。
李沛言一怒之下
調集禦林軍埋伏朝小樹,試圖滅掉這京城第一大幫。
豈知朝小樹背後的靠山,正是如今大唐的王:李仲意。
一切計劃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臣弟,還是輸了,但我不甘心,我握的是天子之劍,卻是你坐上了龍椅。
宮殿內,計劃失敗的李沛言麵對唐王的斥責,心有不甘的說出了這句話,這失敗者的姿態極其狼狽。
……
宮殿後院,滿天飛雪,隻見一人站在橋上凝視湖中錦鯉,天地元氣湧動之間。
便有一尾紅魚淩空而起,緊接著滿池錦鯉皆懸浮在他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