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房屋的建造,其實是最簡單,最不需要操心的一件事。
真正重要的,還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開啟。
這麼多官方人員,需要消耗的糧食可不少,如果不能大範圍種植,即使是陸深也難以支撐。
所以,在種植部人員聚齊後,他親自帶領處理種植事務。
,絕對不算小,但需要容納了幾千人居住,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土地種植。
因此,要麼種植在城牆以外,要麼挖掘地下避難所種植。
經過思考後,決定兩種方法同時進行。
種植部、養殖部成員,第一件工作就是挖掘地下避難所,往下挖十米左右,在地底下開辟更多生存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冰屋地底下的挖掘工作,依舊也在進行中。
但中央冰屋的地下避難所,屬於公共資源,屬於整個第六區。
而東南區的地下避難所,屬於私人領域,最終收獲的食物,也會在內部消化。
城牆外,會種植狗尾巴草,這種種植簡單、生長周期很快、營養含量不低,但是味道極其難吃的食物。
不過不得不說,除開難吃以外,幾乎沒有缺點!
隻需要在城外,將表麵的積雪挖開,將種子扔在凍土中。
甚至都不需要種進土裡,按照周雍所說,這種植物的種子具備極強的生命,隻要有略微的潮濕,會開始生長發芽,並且連極其堅硬的冰磚都能刺破,紮根到底下的凍土層。
陸深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選擇嘗試,畢竟也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屬於種植起來最簡單的植物。
隻花了半天時間,就將所有狗尾巴草的種子,全部撒在了冰牆外。
現在隻需要等15天,就能夠收獲第一批。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發展,第六區迎來難得的穩定。
沒有外在威脅,內部發展迅速,真正成為一座龐大的聚集地。
同時,在通訊中,第六區也成為「宜陵城」東麵,當之無愧的第一勢力。
陸深也過了幾天悠閒日子,一邊負責第六區和東南區的發展,一邊到處閒逛。
但也就是這幾天,聽說一個現象,讓他都覺得有些頭疼。
就是很多幸存者,在被趕出第六區以後,並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在周圍一帶區域,搭建了避難所,試圖長久生存下去。
這就導致,出城50米左右,就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冰屋,聚集在山石後方,還有不少幸存者在其中生存。
都是小型幸存者團體,或者是獨立幸存者,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倚靠一座更加龐大的聚集地,尋求一條生存之路。
他們自身很難生存,沒有強大的實力,僅僅依靠野菜度日,偶爾進入第六區,購買一些生活所需的物品,過著最艱難的日子。
這些人的存在,確實會影響到第六區發展。
很多第六區的人員,外出時看到這些難民般的幸存者,都會毫不掩飾地嫌棄,並且進行驅趕。
甚至之前,陸深聽說有天賦覺醒者,對這些人進行了殺戮,造成了血光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