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個區域的房間,麵積全部都是8平方米,一層5間房,剩餘空間預留為走道。
八平米的區域,完全足夠日常的生活所需,而且也有足夠多的私人空間。
在人員較少的時候,可以一人一間房,隨著人員增多,也可以兩人共用一間房,生活品質將會非常好。
順便,在隔開房間的時候,還直接利用巨木的原木,在內部的角落搭建了一張上下鋪雙人床,使其作為房間的一部分。
在意念控製下形成的木床,樣式非常精致,濃濃的原木風,仿若是一座精致的森林小木屋。
隨後,在第1920層的區域,他並沒有按照底下的規格設計,而是將其隔出四個區域,用來當做廚房、浴室、餐廳、衛生間,每個區域25平方米。
畢竟,每一個人的宿舍僅僅隻有八平方米,根本不適合做飯,也沒有配備衛生間等設施,所以非常有必要專門留出兩層,預備功能型設施。
當然,對於上廁所需要爬好幾層這種事,陸深也隻能表示無奈!
畢竟就目前的條件來看,想要給每一個房間配備衛生間,確實是有些困難了!
慶幸的是,「聚集地固定卡」自帶廚房、衛生間、浴室、餐廳這些設施!
廚房中自帶鍋碗瓢盆,其中還有用於做飯的灶頭,雖然數量比較少,而且相對比較簡單,但也完全夠用了。
衛生間配備特殊馬桶,具有獨特的生物降解功能,並且廢料廢渣能夠直接傳輸到地底,不會帶來異味。
畢竟,在625層這個區域,也就是【聚集地固定】的1000平方米範圍內,已經直接預留了水電係統,汙水能夠直接排走,而且還自帶小型電燈,以及小型發電裝備。
陸深專門查看,水循環係統不必多說,內部設置了水箱,隻要裝滿了水,各個樓層都能直接使用。
至於電力係統,已經埋藏在巨木的枝乾中,能夠借助風力發電,給每一個樓層供電。
但提供的電量並不算很多,也就勉強足夠開個電燈,如果想要滿足實驗室使用,或者是提供給大型家具電器,很容易會斷電。
因此,625層區域,隻能利用電力,滿足日常的照明所需,除此以外就沒有其他作用。
但這也足夠令人驚喜,也算是擺脫了依靠蠟燭照明的日子,電燈也能更加明亮,使生活氣息更加濃重。
原本還打算,讓官方聚集地的人來鋪設電路,不過現在看來,似乎並不需要了!
最後剩下的五層,就更容易安排了!
2123層,全部交給實驗室。
現在,需要進行各方麵的實驗,實驗人員也在增多,對於空間的需求,自然也在不斷增長。
所以,留三層作為實驗空間,完全有必要。
之前獲得的微型發電機,以及電子顯微鏡等,也都擺放在這個區域。
至於最後兩層,毫無疑問,屬於他這位避難所的主人。
他從來不會虧待自己,生活區域必須儘可能完善,各項設施都需要齊全。
巨大的木製浴缸、直接連通到外的陽台、木製雙人大床、原木沙發、健身器材、明亮的窗戶……有些,在文明時代非常常見,但是在末日中極其稀有的設施,他一應俱全,全部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