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無味氣體,熔點218.8c,沸點183.1c,相對密度1.14183c,水=1),相對蒸氣密度1.43空氣=1)12
,飽和蒸氣壓506.62kpa164c),臨界溫度118.95c,臨界壓力5.08pa,辛醇水分配係數:0.65。大氣中體積分數:20.95約21)。氧氣為非極性分子,不易溶於水,20c時,溶解度為303氧氣d3水,氧氣在鹽水中的溶解度略小於純水中,但氧氣在許多有機溶劑如乙醚、4、丙酮、苯等)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高10倍左右20
。在101kpa下,183c時,氧氣經凝聚變為液氧狀態,呈淡藍色,且具有流動性,當進一步冷卻至219c時,氧氣則凝聚形成淡藍色的雪花狀固體,但氧的液體和固體形態均具有明顯的順磁性
個雙遊離基。兩個未配對電子的自旋狀態相同,自旋量子數之和s=1,2s+1=3,因而基態的氧分子自旋多重性為3,稱為三線態氧。
在受激發下,氧氣分子的兩個未配對電子發生配對,自旋量子數的代數和s=0,2s+1=1,稱為單線態氧。
空氣中的氧氣絕大多數為三線態氧。紫外線的照射及一些有機分子對氧氣的能量傳遞是形成單線態氧的主要原因。單線態氧的氧化能力高於三線態氧。
單線態氧的分子類似烯烴分子,因而可以和雙烯發生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化學性質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助燃性,氧化性。除了稀有氣體、活性小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助燃性,氧化性。除了稀有氣體、活性小的金屬元素如金、鉑、銀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這些反應稱為氧化反應,而經過反應產生的化合物有兩種元素構成,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稱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屬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堿金屬或堿土金屬氧化物則為堿性。此外,幾乎所有的有機化合物,可在氧中劇烈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化學上曾將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定義為氧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指發生電子轉移或偏移的反應
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導管後移燈。
解釋:
1、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試管傾”的意思是說,安裝大試管時,應使試管略微傾斜,即要使試管口低於試管底,這樣可以防止加熱時藥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變成水蒸氣,到管口處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試管破裂。“受熱均勻”的意思是說加熱試管時必須使試管均勻受熱。
2、收集常用排水法:意思是說收集氧氣時要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3、先撤導管後移燈:意思是說在停止製氧氣時,務必先把導氣管從水槽中撤出,然後再移去酒精燈如果先撤去酒精燈,則因試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就會沿導管吸到熱的試管裡,致使試管因急劇冷卻而破裂
喜歡穿書70:炮灰女配翻身計劃請大家收藏:()穿書70:炮灰女配翻身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