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張易意料的是二女隻是象征性的掙紮幾下,隨著他越抱越緊逐漸放棄了抵抗,他第一次嘗到兩美同時入懷的滋味,左親一口右親一下,激動愉悅之情難以言表。
此時,他腦子中一個荒唐的念頭——把兩個女人弄到一張床上她們的關係是不是更和諧,但這個念頭一閃而逝,這不是齷齪的男人才有的想法嗎?自己離齷齪男人還有多遠,他在心裡默默地衡量著這個距離,雖然這個距離尚且是個未知數,但他心裡非常清楚自己離剛下天台山的青澀少年越來越遠。
恰在這個時候,臉上的壞笑出賣了他,燕雲和趙小七同時在他肩頭咬了一下,然後一把推開他異口同聲罵了句“小色痞”。
“什麼時候才能想好,就像開錢莊那樣寫出文稿?”趙小七整理著衣衫問道。
“儘快。”張易笑了笑。
“離家快二十天啦,小七得趕緊回去看看,少不了又要挨訓。小七都是為了你,你可要抓緊呦。”趙小七走到門口時回首一笑,眸子中秋波盈盈。
回眸一笑百媚生,張易頓時一呆,眼光直直的目送她身影消失在門外。
“喂,眼珠子都快掉出來啦,你怎麼不追過去?”燕雲頓時火起,猛地拉住張易的胳膊走進書房裡間,把他往裡一推然後用腳後跟把門勾上,一個虎撲把他按倒在床上。
“我的好姐姐,天還沒黑呢。”張易低低叫道。
“少廢話,誰叫你惹了老娘的火,老娘學不會那小蹄子用眼神勾人,還是上床來得痛快。”燕雲說話間邁腿騎在他身上。
等他們穿好衣服從書房裡出來的時候,迎麵遇到端著飯菜的吳媽,她滿麵春風的說道:“七爺出門前吩咐老婆子把飯菜送到書房,你們看放在哪裡合適?”
“到餐房吃吧。”張易此時才感到饑腸轆轆。
“真香,快一個月沒吃肉啦。”燕雲笑道,“等吃過飯咱們再練氣功。”
“趕了一天路你們還要練功夫,那老婆子再加兩個菜去。”吳媽轉身向前麵走去。
張易與燕雲相視一笑,這個秘密暗號讓吳媽當了真。
“燕姐姐,你越來越淘氣。”張易刮了一下燕雲的鼻子。
“易弟弟,你越來越無恥。”燕雲懟了他一拳。
“你說也怪啊,這世間的東西都是越磨越薄,唯獨人的臉皮越磨越厚。”張易低低笑道。
“姐姐還是喜歡滁州的你。”燕雲笑道。
“弟弟也是喜歡滁州的你。”張易壞壞的一笑。
“那姐姐再尋些藥來。”燕雲嘴角上翹一臉的壞意。
“可彆,我還想多活幾天呢。”張易笑道。
燕雲和張易來到餐房坐下,她擺手讓丫鬟出去,邊吃邊笑道:“你總幫趙小七,老娘可是為你擋刀擋槍的,為你搞定那兩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你怎麼報答姐?”
“以身相許唄。”張易壞壞的一笑。
“呸,老娘也想發財。”燕雲笑道。
“沒問題,我們賺的錢也有你一份。”張易笑道。
“這還差不多,算你有良心,媛媛也有一份呦。”燕雲笑靨如花。
“那是自然,媛媛在關鍵時刻幫了我,這份恩情怎能忘。”張易點點頭。
“唉,也不知媛媛怎麼樣啦,肚子裡的孩子好不好。”燕雲忽然放下筷子歎了口氣。
“有姑姑和兩位師姐,還有丫鬟小青專門伺候,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張易笑道,“提到小青讓我想起來了,蘇州來的四個丫鬟你們怎麼分的?”
“怎麼,你還惦記她們,忘了趙小七在蘇州怎麼跟你乾架的啦?”燕雲嗤嗤一笑。
“看你說的,我可沒惦記,這個家添人進口問問總不過分吧。”張易笑道。
“看來你的記性不太好,老娘、趙小七、李媛媛和素清師姐一人一個唄,趙小七早說過的。”燕雲說道。
“哪不對啊,師父應該帶走兩個才對。”張易說道。
“你的腦子都被趙小七占了,師姐不是還回來呢嗎?”燕雲不滿的說道。
“除了那個衛小青,其他丫鬟我還不知道名字呢,以後使喚起來也不方便啊。”趙易沒接她的話茬。
“嗯,這倒也是。剛才進來的兩個丫鬟個頭稍高的叫黃大丫,個子稍矮的叫陳巧雲。老娘嫌她們名字叫起來拗口,特彆是陳巧雲的“雲”字和老娘名字犯衝,乾脆分彆改名叫大丫和小丫,順口又方便。趙小七的那個丫頭她已改過名字叫竹香,和她母妃的貼身丫鬟蘭香排著。易弟弟,你學問大給評判一下誰取的名字好聽?”
“還是燕姐姐取的名字更接地氣。”張易笑道。
“接地氣?地麵上都是土,你說老娘取的名字土對不對?”燕雲佯怒道。
“接地氣可不是土而是實在,我可不喜歡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燕雲對詞語的理解能力簡直讓張易哭笑不得,好在二人相處時間已長早見怪不怪了。
“嗯,這個說法還不錯。好啦,吃完飯你就替她想辦法去吧,姐不打擾你了。大丫的刺繡功夫很不錯,老娘讓她繡個手帕。”燕雲笑著走出了餐房。
張易回到書房腦子中又開始翻閱曆史,中原自古富庶之地,除了農業發達地下還蘊藏著很多礦產資源,就煤炭而言產地有好幾個。據北宋史料記載離汴京比較近便且方便開采的莫過於陽翟縣神垕鎮,此時隸屬京西北路潁昌府,距離汴京隻有一百多裡,水路交通都比較發達。回憶著曆史資料推算著時間,他高興的跳起來,現在比被人挖掘早五十餘年,也就是能提前半個多世紀。
搶先交子幾年印發銀票獲益匪淺,早上半個世紀開采煤礦解決汴京燃眉之急更一定賺的盆滿缽滿。對,就定它了——陽翟縣神垕鎮。張易在地圖上標注出來後,又把眼光又放到徐州西南的白土鎮之北。
蘇東坡大學士一生詩詞無數,但有一首詩絕對稱得上與眾不同,因為他專門以石炭為題,從這首詩中可見徐州煤炭質量之高之獨特是彆的地方無法比擬的。蘇軾在徐州找到煤炭是在元豐元年十二月(公元1079年),比現在也晚了將近半個世紀。
知識改變命運,自古皆然。乾脆搶占先機雙管齊下,就看趙小七有沒有人力和財力了。
喜歡在北宋的逍遙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北宋的逍遙日子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