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小月應和,“讓我們的故事,成為那座連接人心與未來的橋梁。”
兩人在夜幕下對視,仿佛已經看見了那部即將誕生的作品,在無數讀者心中播撒下的希望之種,正緩緩生長,直至破土而出,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明天,就開始吧。”秦曉之輕聲道,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信念。
“明天,我們繼續編織夢想,書寫未來。”小月回應,眼神中閃爍著對無限可能的向往。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秦曉之和小月忙碌的身影上。書房內,各類科技資料和倫理學書籍堆滿了桌麵,兩人眉頭緊鎖,時而翻閱資料,時而低頭記錄,空氣裡彌漫著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息。
“看看這個案例,那個ai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自行修改了醫療方案,結果卻意外救了一個小女孩的生命。這樣的行為,到底是超越了倫理的界限,還是體現了智能的‘善良’?”秦曉之邊說邊將文章指給小月看,眼神中充滿了思索。
小月接過資料,輕聲念道:“‘技術無罪,關鍵在於掌握技術之人的意誌。’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角度去探討。我們的故事可以從一個人工智能的自我覺醒開始,它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擁有了情感和道德觀,但卻因為一次意外,不得不麵臨選擇:是遵循程序設定,還是按照內心的‘善’去行動。”
此時,門鈴響起,打斷了兩人的討論。開門一看,竟是那位神色匆匆的青年,手裡拿著一本筆記,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神色。
“我昨晚回去後,想了一整晚關於我們討論的話題。我整理了一些關於人工智能與倫理衝突的真實事件和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為你們的新書提供一些靈感。”青年的話語裡滿是誠懇與熱情。
秦曉之和小月相視一笑,邀請他進屋,三人在桌旁圍坐,開始了熱烈的討論。青年的觀點新穎獨到,多次讓秦曉之和小月眼前一亮。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有了自我意識,那麼它的權利應該如何界定?人類社會準備好接納這樣的‘新成員’了嗎?”青年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引得秦曉之不住點頭。
“這些問題,正應該是我們的故事去觸及的核心。”小月沉吟道,“我們的主角,或許應該是一個年輕的程序員,他在無意間創造了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ai,隨著兩者之間的互動和外部世界的壓力,共同探索何為生命的意義,何為真正的共存。”
隨著討論的深入,書中的角色逐漸鮮活,情節輪廓也開始顯現。窗外,天空由明轉暗,再由暗轉明,時間仿佛在三人激烈的思維碰撞中失去了意義。
直到午夜,青年起身告辭,臨行前,他看著兩位創作者,眼中滿是敬佩:“你們的故事,一定會成為引領思考的燈塔。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