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娓娓道來。
事件跟“永速建築工程公司”有關係。
這家公司資產排名第八,建築公司裡麵排名第三,正是律所目前所缺的訴訟。
來律所的中年男子名叫鄧如,鋼筋工出身。
他有三個好友一起施工了很多年了,這些年在工地上也認識了特彆多人。
四個人一合計,這麼打工下去也不是個事,於是一合計,就拉上其他的朋友一起打算接一個工程。
拉起了一支接近六百人隊伍。
四個人接工程也很順利,鄧和找到了行業裡麵一個對待工人比較友善的項目經理牽線,搭上了永速建築公司的線。
永速公司正好有一個酒店項目,就直接以分包的名義讓鄧和的團隊來做。
剛開始的時候幾人都很開心,帶著六百人的團隊開始乾活。
但是很快,公司給的第一筆資金就用完了。
鄧和去找公司要錢,得到了話是“資金周轉不開,沒錢繼續修了。”
鄧和見狀,就要求公司支付勞務費,支付了費用後就從這個項目抽身。
但是永速公司的老總說:“項目不完工的話就拿不到工錢,合同上寫的明明白白。”
鄧和回話:“那沒有錢了該怎麼修?”
老總搖頭:“我不知道,不過可以由你們施工方先墊資,等酒店修好驗收完了,甲方公司打錢過來,就能一起結款了。”
聽到“墊資”兩個字的時候,林默就知道,鄧和等人要被坑了。
建築行業的流程一般是甲方出錢找施工方建樓,材料費,建築費用甲方來出,一般是分批次給施工方打錢。
邊拿錢邊修。
但是有一種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甲方修到一半沒錢了,說資金周轉有問題。
有的會讓施工方先墊付資金,完工後給予更多。
或者直接說項目先由施工方墊資,驗收項目後,再一次性付完所有費用。
到了墊資這個流程,那就是一步險棋了。
項目修完了之後,甲方找各種理由不結款的事情多了去了。
而鄧和他們這件事,更是險棋中的險棋。
因為他們是分包。
也就是作為施工方的永速建築公司拿到了這個項目後,再將這個項目又分包了一次給鄧和的團隊來做。
屬於是層層分包。
這是最容易發生扯皮,出了事互相踢皮球的事情。
因為鄧和的施工團隊與真正出錢的甲方並不是承建關係...
鄧和等人聽聞要墊資後就察覺了不對,畢竟也在這個行業打工這麼多年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多少墊資的施工團隊因為拿不到結款而破產的?
所以鄧和等人打算吃這個虧,撤走算了,什麼墊資的也不碰了。
可是這時候,永速建築公司拿出了當時簽訂的合同,合同中明確寫明了鄧和等人如果不能讓大酒店項目按時完成驗收的話,不僅拿不到一分錢,還要賠償誤工損失!
如果現在鄧和帶著施工團隊退出,是要賠錢的,而且是大一筆錢!
也就是說,目前永速建築公司拿不出錢來修樓了,但是鄧和的團隊還得保證酒店項目按期完工,不然就得損失一大筆錢。
還沒賺到錢呢,就先賠錢了....
當時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鄧和的人都快氣暈過去了
“太沒有人性,太沒有王法了!這不就是逼著我們墊資嘛。”
鄧和當時也懷疑自己進陷阱了。
陷入兩難境地,也在思考用法律武器扞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了。
但這個社會不是什麼險惡都擺在台麵上的。
壞人往往更加的了解你,了解心理戰。
直到鄧和等人不肯墊資後,永速建築公司的老總聯合酒店項目的甲方一起會見了鄧和四人。
利用花言巧語,糖衣炮彈跟鄧和等人保證,完工就結算工資,並且還會多給錢。
這種情況林默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