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四月隻能被等著秦曉薇的消息,她生怕秦曉薇給她消息不及時,於是訂了一份宋玉樹那邊城市的報紙,時刻關注著那邊的消息,
如果宋家郭家出了大事,應該能上到當地報紙的。
然而,這報紙,一天一天的都是她毫不關注的新聞,
根本沒有宋郭二家的隻字片語。
差不多一個星期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後,她連看報的心情也沒有了。
每天把報紙拿回來,隻是隨意往櫃子裡或者沙發旁的小邊幾上一丟。
宋玉樹這邊的事,進展緩慢,
阮青梅的婚事倒是如火如荼地在準備著,
馬上要到了婚期。
這一天周末,阮青梅請阮四月和雷誌勇一家上門聚餐,宣布,第二天就要回老家了,三天後就在農村老家辦婚禮。
“四月,你一定要得去參加。
還有,麗麗,你也來。帶著孩子,剛好,給我壓轎。”
經過長時間的鄰居生活,阮青梅和栗麗麗也成了好朋友,比和雷誌勇之間還要來往的更多。
雷誌勇一來是忙,二來也多少有點避嫌,較少和阮青梅單獨聯係,倒是栗麗麗,帶著孩子無處可去,隻要阮青梅一個人在家,她就抱著孩子到阮青梅家裡來耍。
所以阮青梅邀請了栗麗麗,希望能帶著孩子跟她回老家參加婚禮。
在老家有個習俗,新娘的娘家要有個小男孩跟在車裡,叫“壓轎”。
這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說法,雖然如今沒有了轎子,都改成了車子,壓轎的說法還是沒有改變。
栗麗麗聽阮青梅如此說,看了一眼雷誌勇,
“怎麼樣誌勇?要不,我帶著孩子去給青梅撐門麵?”
麗麗這意思,大家都明白,
阮青梅和娘家斷了關係,娘家沒有人,她如果和阮四月一起帶著一個孩子回去,也算是有了娘家人到場了。有個孩子“壓轎”麵子上也好看些。
雷誌勇注定是不能去的,他的生意也走不開。
雷誌勇笑笑,
“你們去,倒也不是不行,隻是,孩子有點小,你一個人帶著這麼遠,去幾天的話,萬一孩子有啥不舒服的話,
彆回頭,忙沒有幫上,再給青梅劉明他們添麻煩。”
劉明說,
“麻煩倒不怕,就是孩子有點小了,我也有點擔心怕有點水土不服,萬一不舒服,這小家夥從出生都沒有去過外地呢。”劉明實在人,有什麼就說了什麼。
孩子太小,長途坐車奔波確實有點不合適。
最後麗麗還是無奈地說,
“那我們就不參加了,提前祝你們結婚快樂。”
說完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大紅包。
他們提前已經知道,所以已經備好了紅包。
阮四月是打算跟著阮青梅回劉明老家辦婚禮的的,而且,她提前給了阮青梅結婚紅包了。
幾個人計劃好,阮四月在阮青梅婚禮的前一天趕到就行,倒也不必去那裡住上好幾天。
劉明的老家和阮四月他們的老家相距不算遠,雖然表麵上是跨了省份,其實是相鄰的兩個省,雖然方言有點差異,互相都能聽得懂的。
劉和阮青梅定了第二天晚上的火車,臨行前,這餐餐飯是在雷誌勇家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