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給朕宣唐恪過來。”
趙桓衝內侍官黃真吩咐了一句。
杭州知府唐恪,原為吏部尚書,後徙為戶部尚書。
後來因為得罪了當時宰相王黼,在京城混不下去了,便自請外調。
現在王黼被趙桓下令給殺了,唐恪又以延康殿學士的身份回京複職。
如今郭京殺了一批人,許多未知還在等著。
趙桓正好想起他來。
崇政殿內,趙桓捧著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專心研讀。
讀前史而知今。
有了郭京的輔助,趙桓現在對這個皇帝的位置坐的越發滿意,越發安心。
之前總想著混日子,或者趕緊推掉這個麻煩的位置。
現在心態不一樣了,這個皇位他不僅要做,還要做好,做穩,做到誰都不能威脅。
“官家,唐相公來了。”
黃真弓著身子,低聲提醒。
“讓他進來。”
趙桓頭也沒抬。
“臣,延康殿學士唐恪參見陛下。”
“免禮!唐卿,從汴梁外而來,可曾看見城外駐紮的金人兵馬?”
唐恪抬眼看了一眼趙桓,見他神色平靜,從臉上看不出絲毫想法,心中有些摸不準他的意思。
“回陛下,臣見了。”
“嗯,有何想法。”
想法?
唐恪知道這是對自己的考驗。
都說新君草包,可眼下一看才知道傳言不真。
起碼,這份城府就讓人看不清深淺。
“金兵彪悍,就連戰馬都格外強壯,我大宋軍隊能戰之者少之又少。”
唐恪吃不準趙桓的想法,就如實說起自己的想法。
“臣以為,如今我大宋應當避其鋒芒,先議和以圖存爭取時間訓練兵馬,以圖日後。”
唐恪的意思很明顯,打不過,彆打了,還是議和吧!
趙桓翻了一頁後,抬眼瞥了一眼下麵低著頭的唐恪。
“朕聽說,你和張邦昌關係匪淺。”
這一句話,讓唐恪在正月留出了六月的汗。
他神色一緊,皇帝想來忌諱臣子結黨營私。
他正要辯解,就又聽到趙桓接著開口。
“今日他奉命前去和金人議和,你覺得他此行能否成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