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翰之前還有些擔心,郭京的改革會很激烈,現在看來他的擔心完全多餘了。
郭京的改革不僅不激烈,反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溫水煮青蛙。
從根源開始,一點一點的滲透,等到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風氣早已經被扭轉。
四個人一直討論不眠不休,討論到第二天中午,這才把郭京寫的所有軍政新律給查缺補漏完善一番。
郭京喝了一口濃茶提神,看向眾人疲憊的麵容,壓下自己的疲憊,說道:“幾位相公,貧道知曉大家都累了,但軍政改革乃是大事,不容有絲毫的馬虎之處。”
“我們在最後看一遍,若是都無補充,那便按照這新律執行了。”
誰不累啊!
這一夜,大家幾乎都沒閒著。
對於腦力和體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可這個事情,一點差錯都不能出。
郭京也累,他甚至比這幾位都累。
他們之前還能好好休息,郭京是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了。
可再累也沒辦法,還是要查清楚。
一點漏洞,都有可能會讓這次軍政改革功虧一簣,甚至還會引起大宋朝廷的動蕩。
等到,他們都看完了,郭京自己還要再審幾遍,不然他不放心。
徐處仁幾個人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他們聽到郭京這麼說,也沒有多說什麼。
隻是默默乾了一碗濃茶,打起精神,做最後的審核。
本來大家都覺得很完善了,應該沒啥問題,畢竟他們幾個都把這草本翻看了幾十遍。
所以最後一遍,抱著比較輕鬆的心態去看。
但,這一看,歐陽澈就發現了問題。
“國師,這募兵製的改革,是否不太方便?”
這一條,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之前他們看到了,但重點都被前後兩條大改革給吸引了,沒注意到這一條。
或者說是,下意識忽略了這一條。
郭京拿起草本,看向歐陽澈說的這一條。
大宋的募兵製度,都是由各地軍隊自行招募。
這其實有很大的弊端,吃空餉說的太多了,就不說這樣的招募方式,簡直是給他們吃空餉大開方便之門。
招募多少,實際上留下來多少,那不都是他們說了算嗎?
可實際上最大的弊端,還不是吃空餉,而是強征入伍。
北宋近些年來,戰事頻發。
對遼作戰,對夏作戰,還有如今的抗金保宋之戰,以及各處時不時湧起的農民起義,對內剿寇作戰。
戰事頻發,而兵員不足,就迫切的需要招募兵員。
因此強征入伍的情況發生的非常普遍。
甚至招募兵丁的數額和升遷,懲罰都掛鉤。
招的人足夠多,可以得到升遷,招的人不夠,還要受罰。
這種情況下,肯定就會施展各種手段去給自己拉兵源。
招募不來,就直接上手去搶,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更有甚者,實在湊不夠連和尚道士都給搶來了。
道士先不說,那和尚你搶來有什麼用?
大宋的和尚和郭京前世的和尚可不一樣,人家是真修行。
可不是郭京前世的那種,上班敲鐘念經,下班夜店放鬆。
大宋的和尚,那基本上都是真和尚,人家吃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