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書生讀書,就是覺得大宋讀書人高人一等。
現在一看當兵的待遇這麼好,武夫甚至也能出頭。
苦讀聖賢書,不如一莽夫。
他們的優越感就沒了。
現在郭京在開封府百姓和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分量都很重。
這是因為郭京沒有侵犯他們的利益,並且還以傳奇的手段保住了開封府。
所以大家都覺得郭京是大宋的鎮國之柱。
這其中,未必沒有書生們的推波助瀾。
那些歌頌郭京的文章,詩集對於他的名聲傳播也有很大的作用。
普通百姓們,哪裡能有讀書人會說?
他們不僅會說,還很會寫呢!
一篇文章,一首詩詞,一出戲文,就能輕易抹殺一個人的所有功績,讓好人遺臭萬年。
郭京在開封府的行為,大家有目共睹。
開封府的百姓,或許不會相信彆人對郭京的惡意抹黑,但是大宋的天下何止一個開封府?
歐陽澈擔心的是這點。
當然,真正的正人君子,有自己的思想,能看明白郭京此舉是在保大宋,是為了大宋的百姓好。
可讀聖賢書的,卻沒有多少正人君子。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往往讀書人。
得罪讀書人,很難有好下場。
郭京明白歐陽澈的意思了,他淡然一笑:“貧道既然敢做,就不怕他們說。”
“貧道為的是保全大宋江山,為的是大宋黎民百姓不受金賊的屠戮,至於,虛名……”
“那不是可以讓貧道畏懼退縮,放棄拯救百姓的東西。”
郭京願以身入局,縱負百世罵名,也要給大宋百姓留一世安穩。
“國師大義!”
歐陽澈起身長拜:“在下先替讀書人給國師賠個不是。”
許翰也是滿臉動容,他撫須言道:“彆人會寫,老夫也會寫。”
“國師放心,倘若真有宵小之輩以文章抹黑國師,老夫必和他們爭鬥到底。”
“哈哈哈……”
郭京大笑起來:“兩位相公不必如此,他們願意罵就罵吧!百姓們能過得好就行。”
徐處仁讚歎道:“大宋能得國師相助,乃是大宋之福,是百姓之福。”
……
眾人確定好軍政新令以後,便各自回去休息。
實在太困了,都撐不到回家,讓人給家裡傳了個話後,便直接在天師府的客房中補覺去了。
這玩意不是寫出來就行,要考慮的方麵太多了,對於腦力是極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