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不應該啊!
這幅畫,可是他費了好大的勁,又是花錢又是借用身份才弄出來的,絕對是真跡啊!
趙佶歎息一聲,言說道:“此畫頗具唐風,行筆著墨之間也很有展子虔的風格,絕對是真跡。”
童貫就納悶了,真跡你還耷拉個老臉乾什麼?
嚇得我還以為是仿造的,被人忽悠了呢!
“陛下,既然是真跡,怎麼看著您不甚歡喜?”
童貫一副擔憂關懷的樣子,問道:“主憂臣死,陛下因何心事重重?不如與臣說說,臣定會為陛下分憂。”
趙佶收起字畫,起身走到了院子中,看向北方,那是開封府的方向。
“朕出來多久了?”
趙佶滿臉憂思之色的問道。
雖然趙佶沒直接說的,但童貫一聽到這話頓時就明白趙佶是什麼意思了。
“回陛下,我們十二月二十八出來,今天三月初八,整整一百日了。”
童貫說著:“日前收到奏報,完顏宗翰已於二月初撤兵離去,開封府之危已經解除。”
“鎮江雖好,卻不如故土,臣都有點想念開封府了。”
趙佶那話的意思就是他想回去了。
但是沒有一個正當理由。
趙桓那個傻兒子,也不知道給他來一封書信,請他回去。
他當初跑的決絕,現在想要回去,卻深感世事無常,已經不由自主。
畢竟是個皇帝,沒有台階下,趙佶也不好意思腆著臉直接班師回朝啊!
童貫這話一出,趙佶立馬說道:“你啊你,這次剛出來就想著回去了?”
“如今太子剛剛登基不久,才坐穩皇位,朕要是此時回去,未免讓他難做啊!”
趙佶假仁假義的說著。
“陛下這是說的哪裡話?”
童貫立馬配合的勸說道:“父子之間,哪有什麼難做不難做?太子殿下雖然登基,但他也還是您的兒子,太子殿下何嘗不是惦念陛下?想和陛下共享天倫之樂?”
童貫很有心機的沒有稱呼趙桓為“皇帝”而是繼續稱呼他為太子。
這是在給趙佶加深印象,為之後的圖謀做準備。
“哎,話是這麼說的,但……桓兒來信也並沒有請朕回去啊!”
趙佶搖了搖頭。
他的意思很明確了,他想要回去,但是沒人來請自己,就看童貫怎麼解決此事了。
“陛下莫急,路途遙遠書信不便,應當是在路上。”
童貫旋即諂媚的說道:“陛下,臣前幾日出去發現這鎮江也有一處好玩的地方,您日日在這行宮待著想必也是無趣,不如咱們夜間過去暢玩一番,也好讓陛下緩解一下思鄉之情。”
童貫要順著趙佶,畢竟他的富貴榮辱都在趙佶身上係著。
可他有些事情又不想順著趙佶,畢竟是和自己的利益有所衝突。
比如,回開封。
要知道趙桓那小兒剛剛登基,可是就下了誅殺六賊的詔書昭告天下。
詔書裡麵,那可是把他們幾個罵得人神共憤,禽獸不如。
仿佛大宋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他們六個人造成的。
不殺了他們,大宋就要國破家亡。
雖然他們三個在太上皇趙佶的庇佑之下,幸免於難。
可是回到京城,難免會被清算。
蔡京的兒子,那可都被殺了。
可見趙桓要處置他們的決心。
喜歡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請大家收藏: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