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傳承的深化與創新的延續
隨著“夢想回歸山區”計劃的深入開展,山區學校煥發出了更為蓬勃的生機。曾經從這裡走出去又回來的孩子們,如同星星之火,點燃了山區學校進一步發展的激情。
在傳承方麵,學校開始了更為係統的本土文化傳承計劃。小悅等從國際舞台歸來的孩子積極參與其中,他們深知本土文化是山區學校的靈魂,也是他們走向世界的根基。
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山區文化傳承工作室,由老藝人、文化學者和孩子們共同組成。工作室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對山區文化進行全麵的梳理和記錄。小悅負責繪畫部分的記錄工作,她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山區傳統建築的每一個細節,從古老的木雕花紋到獨特的石牆構造,都被她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畫卷上。這些畫作不僅是藝術作品,更是研究山區建築文化的珍貴資料。
小輝則與音樂組的小夥伴們深入山區的各個角落,尋找那些快要失傳的民間歌謠。他們帶著錄音設備,滿懷期待地踏上了這一充滿意義卻又困難重重的征程。
山路崎嶇是他們首先麵臨的挑戰。有些偏遠的山村隱藏在深山之中,汽車無法到達,他們隻能徒步前行。狹窄的山路蜿蜒曲折,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石塊和盤根錯節的樹根。小輝和小夥伴們常常需要手腳並用才能攀爬上去,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摔傷。有一次,他們在前往一個小山村的途中,突然遭遇暴雨。原本就濕滑的山路變得更加危險,他們隻能緊緊抓住路邊的樹枝,小心翼翼地尋找避雨之處。雨水打濕了他們的衣服,沉重的錄音設備也增加了行動的難度,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
到達山村後,與村民的溝通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方言的差異,他們有時很難準確表達自己的來意。有些村民對他們的目的心存疑慮,不太願意配合。小輝和小夥伴們不得不耐心地解釋,講述保護民間歌謠的重要性。有一個村子裡的老人,對他們這些外來的孩子充滿警惕,一開始無論小輝怎麼說,老人都隻是搖頭,不願意分享自己記憶中的歌謠。小輝沒有放棄,他通過村裡的一位年輕人幫忙翻譯,一次又一次地向老人訴說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的決心。最終,老人被他們的真誠所打動,才慢慢打開了話匣子。
尋找民間歌謠的過程也像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許多掌握著古老歌謠的老人年事已高,記憶也變得模糊不清。小輝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老人回憶。在一個村子裡,他們找到一位曾經是村裡唱歌能手的老奶奶。可是老奶奶的聽力已經不太好,小輝和小夥伴們必須大聲說話,並且要把問題重複很多遍。老奶奶的記憶也時斷時續,有時候剛剛想起一句歌詞,下一秒就又忘記了。小輝隻能根據老奶奶模糊的描述,不斷嘗試猜測歌謠的旋律和完整歌詞,然後讓老奶奶確認。這個過程既考驗著他們的耐心,也考驗著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他們發現了一位老奶奶,她還記得一首古老的搖籃曲,那旋律中蘊含著山區人民對孩子深深的愛與祝福。小輝將這首搖籃曲仔細地記錄下來,並開始研究如何將其融入現代音樂教育中,讓新一代的山區孩子也能傳唱這首古老的歌謠。
小美和舞蹈組的孩子們與老藝人一起,對山區傳統舞蹈進行重新編排。他們保留了傳統舞蹈中最精髓的動作和神韻,同時根據現代的審美和表演需求進行創新。在一次學校的慶典上,他們表演了新編的傳統舞蹈,古老的舞步與現代的舞台效果相結合,讓觀眾們看到了山區傳統舞蹈的新魅力。
在創新方麵,學校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有了新的突破。孩子們利用3d打印技術,將小悅繪畫作品中的山區傳統建築實體化,這些3d打印出來的建築模型成為了學校文化展示的新亮點。而且,他們還為模型添加了互動元素,當人們觸摸模型的不同部分時,會播放小輝錄製的相關文化講解音頻,這種創新的展示方式讓山區文化更加生動地呈現在人們麵前。
在教學創新上,學校推出了“文化探險”課程。這一課程打破了傳統學科的界限,將語文、曆史、地理、藝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例如,在一次關於山區某一古老村落的“文化探險”課程中,孩子們要先通過語文課程學習描寫這個村落的古詩詞,再從曆史課中了解村落的發展曆程,地理課上探究村落的地形地貌對其文化形成的影響,最後用藝術課上學到的技能,創作一幅關於這個村落的作品。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同時,學校與外界的交流合作也在持續拓展。
國際上一些著名的藝術院校開始與山區學校建立長期的交流機製。他們定期派教師來山區學校講學,分享國際前沿的藝術理念和教學方法;山區學校也會選派優秀的學生和教師前往這些藝術院校進行短期學習和交流。這種雙向的交流讓山區學校與國際藝術教育接軌,為孩子們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
此外,學校還與國內的一些科技企業開展了新的合作項目。企業為學校提供了最新的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設備,用於開發具有山區文化特色的沉浸式教育內容。孩子們可以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地感受山區的古老傳說,或者利用ar設備在現實場景中觀看山區傳統建築的虛擬重建,這種新型的教育體驗讓山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更加富有吸引力。
在這個過程中,林悅、蘇揚和曉萱始終陪伴著孩子們。他們看到孩子們在傳承和創新之間找到了平衡,並且不斷推動著山區學校向著更高的目標發展,心中滿是自豪。
林悅說:“看著孩子們如此熱愛本土文化,又能積極創新,我覺得我們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蘇揚點頭表示讚同:“是啊,他們已經成為了山區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主力軍,未來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精彩。”
曉萱看著校園裡充滿活力的孩子們,眼中滿是期待:“我覺得,山區學校的明天會因為他們而更加美好。”
山區學校在傳承的深化與創新的延續中,繼續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而這裡的孩子們也將在青春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帶著山區文化走向更遙遠的未來。
喜歡青春的邂逅與守護請大家收藏:青春的邂逅與守護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