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這這這,這就是玄奘法師所說的大唐麼?原先我倒是法師太誇張,如今一看……”
他們對視一眼,齊刷刷咽了口口水。
“法師實在是太謙虛了!!”
昔年,玄奘抵達天竺,天竺王友好的接待了他,並且敬畏的詢問了關於大唐王朝的事兒。
玄奘倒也沒藏著,隨口把李世民的生平撿了兩件給他講了講。
要麼說二鳳拿出去裝逼就是有麵兒呢,天竺王一聽,我靠牛逼,當場佩服的五體投地。
對玄奘更恭敬不說,還對東土大唐帶上了更多的瞻仰和敬畏之情。
玄奘走後沒幾年,他就派人顛顛的帶著禮跑來東土大唐串門了。
李世民接到了使團,倒是挺熱情的相迎。
“使節在我大唐彆見外,千萬彆把自己當外人,吃好喝好玩好啊!”
使節們於是在大唐爽了兩年,簡直醉生夢死樂不思竺。
但啟程之日總要到來,他們還是依依不舍的準備離開了。
大唐泱泱大國,二鳳能好意思讓人家徒步走回去?
他大手一揮。
“如此,為保使節路上平安,朕挑些個人送爾等回去!”
二鳳四處瞅了瞅,揀了幾個人。
其中就有當時還是區區縣令的王玄策。
攏共二十多人,就這樣踏上了返程之路。
回去之後,四天竺的國王態度好的不得了,對唐朝送來的好東西又是稀罕又是震驚,對大唐更加敬畏向往。
臨走的時候,天竺國王又尋了一批使者,搓著手笑嗬嗬道。
第(2/3)頁
第(3/3)頁
“王大人,吾等還想再多多瞻仰大唐風貌,您看……”
王玄策:…………
行唄,帶上就帶上唄。
天竺王大喜過望。
於是,一行人大包小包的回去了。
這是第一次西行,也讓王玄策基本上摸清了路。
關鍵問題是,你人捎回來了,那不還得送回去麼?
那二鳳的意思也很簡單。
既然你熟路,那還是你去吧。
於是,王玄策踏上了第二次西行之路。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
當時,誰都沒料到。
這一次出使,卻出事兒了。
臨近天竺國時,王玄策勒馬蹙眉,瞧了一眼周邊,露出一抹狐疑之色。
分明臨近國都,緣何如此冷清?
不等王玄策繼續判斷情況,變數就發生了。
四處彙聚了一批亂軍,嘈雜嘶吼著衝了上來!!
“這到底怎麼回事兒?!!”
王玄策於亂軍之中勃然大怒,顧不上防禦,一腳踹翻了一個亂賊,揪著天竺使者的嗓子怒斥。
使者哭喪著臉,哆哆嗦嗦。
“國、國中怕是生變了……”
王玄策臉色鐵青!!
不錯。
當時的天竺王朝發生了內亂,舊的對唐友好王族被趕下了台,如今當政的,乃是新的派彆,而且對大唐王朝充滿敵意。
王玄策這三十來個史臣,純純是撞到槍口上來了。
在亂軍之下,三十個人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最後隻有王玄策和副使勉強遁逃了出來。
跑了之後,按照常理來說,身為使者的王玄策最好的做法是想辦法返回大唐,向李世民彙報情況。
但是王玄策他不。
他跑了之後,越想越氣,越氣越想。
他陰著臉,掐斷了一截枯枝。
“……若這樣丟人的逃回去,我哪來的臉麵見陛下!!!”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