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安坐在龍椅上,他的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冷峻。
嬴安掃視著朝堂上的群臣後,緩緩開口說道:
“朕意已決,令玄武軍進駐佳木斯,遼東軍進駐綏芬河地區。駐紮在雙城的安東軍,需抓緊操練,不得有絲毫懈怠。”
嬴安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著,每一個字都充滿著力量。
“朕的大秦,不容許肅慎國這般挑釁。肅慎國時不時挑唆大秦治下的肅慎人反叛,朕已經受夠了!明年春天,朕要大秦的軍隊攻打肅慎國,徹底滅亡肅慎,讓其再也無法興風作浪!”
嬴安站了起來,寬大的龍袍隨風而動,他神色激昂:“朕將這個行動稱為‘犁庭掃穴’。朕要像犁地除草一般,將肅慎國連根拔起,徹底清除這個禍患!”
群臣聽聞,雖知這將是一場大戰,但也無人敢有異議。他們深知嬴安的決心,也明白肅慎國的存在對大秦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威脅。
嬴安隨即傳喚三位白玉奴。這三位白玉奴,皆是千挑萬選之人。她們身姿婀娜,麵容嬌豔欲滴,香肩半露,透著一種誘人的風情。
嬴安看著她們,聲音變得柔和了些許:“朕命你們前往東北宣旨。你們此去,要將朕的旨意準確無誤地傳達給當地的將領。不得有誤。”
三位白玉奴恭敬地跪下,齊聲說道:“陛下放心,賤奴們定不辱使命。”
她們站起身來,邁著輕盈的步伐退出朝堂。她們那圓潤的臀部扭動著,散發著一種撩人的韻味……
數日後,陽光灑在鹹陽的宮殿上,秦皇嬴安率領著文武百官,身後跟著後宮的妃嬪們,還有年僅八歲的太子嬴啟,浩浩蕩蕩地前往扶風,去舉行那意義非凡的英靈閣祭祀活動。
嬴安坐在華麗的鑾駕之中,他身著龍袍,神情莊重肅穆。在他的身旁,太子嬴啟睜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周圍。他雖年幼,卻也知道這是一場極為重要的活動,小小的身子努力坐得筆直。
隊伍緩緩前行,所到之處,百姓紛紛下跪參拜。文武百官,騎馬的騎馬,乘車的乘車,每個人都穿著整齊的朝服,衣袂飄飄。
後宮的妃嬪們坐在精美的馬車裡,她們有的香肩微露,有的用輕紗掩麵,卻都透著一種端莊與豔麗。
終於,隊伍來到了扶風的英靈閣前。英靈閣莊嚴肅穆地矗立著,仿佛在訴說著大秦往昔的輝煌與榮耀。
嬴安率先下了鑾駕,他一步一步地走向英靈閣,腳步沉穩而堅定。太子嬴啟跟在他身後,學著父皇的模樣,努力讓自己的步伐看起來莊重。
文武百官依次排列,後宮妃嬪們也在一旁站定。
嬴安站在英靈閣前,抬頭望著那高大的建築,心中滿是崇敬。他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始了祭祀儀式。
嬴安親自點燃香燭,嫋嫋青煙緩緩升起,仿佛帶著大秦臣民的祈願飄向天際。
嬴安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朕之大秦,曆經磨難而複興。今日朕帶百官、後宮與太子前來,祭祀英靈閣中的英魂。是你們的犧牲,換來了大秦的今日,朕定當不負眾望,讓大秦的輝煌延續。”
太子嬴啟在一旁聽著父親的話,雖然有些話語他還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也感受到了那種莊嚴的氛圍。他學著父皇的樣子,雙手合十,小臉上滿是認真。
隨後,年紀已經七十歲的文臣廖顯芳,他顫顫巍巍地走到英靈閣前。他雖然年事已高,但眼神中透著一種堅定與崇敬。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起祭詞。
“維吾大秦之盛時,英靈在天,壯誌長存。
昔者,先君奮六世之餘烈,平四海之亂,定八方之域。其功赫赫,其德昭昭。然征戰之路,血雨腥風,壯士赴死,豪傑捐軀。”
廖顯芳的聲音在英靈閣前回蕩著,他那沙啞卻富有韻味的聲音仿佛穿越了時空,將眾人帶回到大秦往昔的歲月。
“汝等英靈,守我大秦之土,護我大秦之民。於刀光劍影之中,未懼分毫;於生死危難之際,舍身取義。
今吾大秦再興,秦皇聖明,百官勤勉,百姓安樂。然吾等不敢忘昔日之功,不敢棄往昔之德。
英靈在上,受吾等之祭。願汝等庇佑大秦,使我朝歲歲平安,年年豐登。兵戈不起,四海升平。江河為證,山川為盟,大秦之盛,永世不朽。”
隨著廖顯芳祭詞的結束,樂師們開始唱歌。他們身著古樸的服飾,手中拿著傳統的樂器。
樂師之首,一位名叫蘇和的長者,率先開口唱道:“悠悠大秦,世之雄邦。英靈既沒,德澤天下。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其他樂師紛紛和唱:“英靈之魂,在天永存。俯瞰大秦,福佑四方。戰鼓雖息,英氣浩蕩。山川同念,日月齊光。”
歌聲悠揚婉轉,又透著一種悲壯。古老的音律在空氣中傳播,仿佛是在與英靈對話。
秦皇嬴安靜靜地聽著,他的心中滿是感慨。這祭詞和歌聲,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更是大秦傳承的紐帶,是對往昔歲月的緬懷與敬意。
祭祀儀式繼續進行著,樂師們繼續演奏著悠揚而莊重的樂曲。樂曲聲在英靈閣周圍回蕩,仿佛在與英魂對話……
時年武進二年六月七日
喜歡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請大家收藏: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