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機和膠卷的問題,我來想辦法。”
吳龍想起了那台神秘的“電影放映機”,稍微改造下,說不定可以用它來製作電影。
“吳教員,您是說,那台放映機,還能用來拍電影?”
李位有些驚訝,沒想到小小一台機器,有那麼多妙用。
“我也不確定,得先試試看才知道。”
“不過,我們可以先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編寫劇本、搭建拍攝場地等。”
“好,吳教員,需要我們做什麼,您儘管吩咐!”雖然聽不懂吳龍說什麼,但李位一口答應下來。
“嗯,你先組織一些人,把咱們的試驗田好好整理一下,再搭建一個簡易的攝影棚,另外,挑選一些表現突出的戰士和老鄉,讓他們來當‘演員’。”
“好嘞,吳教員,我馬上去安排!”李位答應一聲,轉身就去忙活了。
吳龍則開始著手編寫科教電影的劇本。
他根據自己在南泥灣推廣“新式種地法”的經驗,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把劇本編寫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並配上了詳細的解說詞。
“吳教員,您這劇本寫得真是太好了,就像說書一樣,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趙占魁看了吳龍編寫的劇本後,雙手豎起大拇指讚歎著。
“哈哈,趙大叔,您過獎了。”
吳龍尷尬的笑了笑,“這劇本比較粗糙,還要靠大家一起琢磨,才能更加完善。”
在吳龍的指導下,戰士們和老鄉們也積極參與到劇本的創作中,他們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吳教員,我覺得這裡可以加一段,寫寫咱們怎麼用‘新式種地法’戰勝旱災的故事。”一個戰士站出來提意見。
“好主意!這個情節可以突出‘新式種地法’的優越性。”對此,吳龍也很讚同。
“吳教員,我覺得這裡還可以加一段,寫寫咱們怎麼防治病蟲害,保護莊稼。”
“嗯,這個建議也很好,病蟲害防治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
經過大家的積極討論和修改,劇本終於定稿了。接下來,就是緊張的拍攝工作了。
吳龍把那台“電影放映機”搬到一個窯洞裡,開始仔細研究起來。
他發現,這台機器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其基本原理與現代的電影放映機還是有相似之處的。
“吳教員,您在搗鼓啥呢?”
王木匠走了進來,看到吳龍正在擺弄那台機器。
“我在研究這台‘電影放映機’呢,想看看能不能把它改裝成一台攝影機。”
“啥?把它改成攝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