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吳教員,我們都帶著槍呢,不會有事的。”李位保證道。
“另外,勘察的時候,還要注意記錄地形、地貌、土壤、水源等情況,這些都是製定開荒計劃的重要依據。”吳龍補充道。
“好,我們都記住了,吳教員。”李位回答。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吳龍親自帶領著李位等人,對南泥灣周邊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勘察。
他們翻山越嶺,穿林過澗,仔細察看著每一寸土地,評估著每一塊荒地的開墾價值。
“吳教員,您看這片山坡怎麼樣?能不能開墾成農田?”李位指著一片長滿雜草和灌木的山坡問道。
吳龍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壤,仔細地看了看,又聞了聞,分析道:
“這片山坡的坡度比較陡,土壤也比較瘠薄,不太適合直接開墾成農田。不過,我們可以考慮把它改造成梯田,種植一些耐旱、耐瘠的作物,比如蕎麥、糜子等等。”
“好主意!吳教員,您真是太有辦法了!”李位稱讚道。
“這都是跟老鄉們學的。”吳龍謙虛地說,
“咱們要多向老鄉們請教,他們對這裡的地形、土壤、氣候都非常了解,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在勘察的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
“吳教員,前麵有一條大溝,咱們過不去了。”一個戰士指著前麵一條深不見底的溝壑報告。
“這溝有多深?有多寬?”吳龍詢問。
“大概有十幾米深,七八米寬。”那個戰士回答。
“嗯,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吳龍沉吟道,“看來,我們得想辦法架一座橋,才能過去。”
“架橋?吳教員,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咱們既沒有材料,也沒有工具。”李位麵露難色。
“隻要我們肯動腦筋,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辦法的。”
吳龍鼓勵大家,“大家四處找找看,看看附近有沒有可以利用的材料。”
戰士們分散開來,在周圍尋找可以用來架橋的材料。
“吳教員,您看,這裡有一棵被雷劈倒的大樹,能不能用來架橋?”
一個戰士指著一棵倒在地上的大樹提議。
吳龍走過去,看了看那棵大樹,點頭道:
“這棵樹的直徑夠大,木質也比較堅硬,可以用來架橋。不過,這棵樹太重了,咱們怎麼把它運到溝邊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