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您拿好,這酒可是咱們吳教員親自指導釀造的,味道好著呢!”那個戰士笑著叮囑。
“哎,好,好,謝謝同誌!”
老大娘接過酒壺,聞了聞,臉上露出了笑容,“這酒可真香啊,俺家那口子一定會喜歡的!”
“大娘,您慢走,以後想換酒了,就再來!”
“好,好,一定來!”老大娘應著,就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釀酒作坊門口上演。
老鄉們拿著雞蛋、小米、紅棗、野果等各種土特產,來換取他們心儀的“南泥灣”酒。
“吳教員,您看,這老鄉們都拿著自家的寶貝來換酒呢!”李位看到這種情景,笑著對吳龍說。
“是啊,這說明咱們的‘南泥灣’酒,已經得到了老鄉們的認可啊!”吳龍欣慰地回應。
“吳教員,這些糧食酒這麼受歡迎,咱們是不是可以多釀一些啊?”李位提議。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第一批釀造完,我們再釀造第二批!”
吳龍點了點頭,“不過,我們也要注意控製產量,不能盲目擴大規模,要保證酒的質量。”
“好,吳教員,我們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李位拍胸脯保證。
隨著“南泥灣”酒的名聲越來越大,一些商人也開始慕名而來。
他們有的來自延安,有的來自周邊縣城,甚至還有一些商人,冒險穿越國民黨的封鎖線,專門到南泥灣來采購“南泥灣”酒。
“吳教員,您看,這是延安‘同福’商號的王掌櫃,他可是咱們邊區有名的商人啊!”李位把一個商人模樣的人介紹給吳龍。
“吳教員,久仰大名,久仰大名!”王掌櫃握著吳龍的手,熱情地寒暄,
“您的‘南泥灣’酒,現在可是延安城裡的搶手貨啊,多少錢都有人買!”
“王掌櫃過獎了,還靠大家幫忙捧場。”
吳龍謙虛地回應,“我們釀酒,主要是為了滿足部隊和群眾的需求,不是為了賺錢。”
“吳教員,我明白,我明白。”王掌櫃連連點頭,
“不過,這麼好的酒,隻在南泥灣賣,實在是太可惜了。如果您信得過我,我願意代理你們的酒,把它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哦?王掌櫃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吳龍問。
“我是這麼想的,吳教員,我可以在延安城裡開設一個‘南泥灣’酒專賣店,專門銷售你們的酒。”
王掌櫃詳細闡述計劃,“我還可以在其他地方設立分銷點,把你們的酒賣到全邊區,甚至全國各地!”
“好啊,王掌櫃,您的想法很好!”
吳龍笑著點頭,“不過,這件事情,我還得跟趙連長商量一下,才能給您答複。”
“好,好,那我就等您的好消息了。”王掌櫃滿懷期待地說。
經過一番商議,吳龍和趙連長最終同意了王掌櫃的建議,決定與他合作,共同開拓“南泥灣”酒的市場。
“吳教員,這下咱們的‘南泥灣’酒,可就要名揚四海了!”
聽到有人願意主動代銷南泥灣酒,李位眉頭舒展,禁不住暢想未來。
他仿佛看到了,一輛輛馬車排著隊進村,來南泥灣拉酒
喜歡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請大家收藏: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