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複合種植,稻魚共生_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 > 第131章 複合種植,稻魚共生

第131章 複合種植,稻魚共生(2 / 2)

學員們認真地聽著,記著,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吳龍都一一耐心地解答。

“吳教員,您講得真是太好了,我以前種了幾十年地,還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科學、這麼係統的種植方法呢!”一個老農讚歎道。

“是啊,吳教員,您講的這些技術,真是太有用了,我們回去以後,一定要好好地推廣!”另一個學員也說道。

“大家能夠學有所獲,我就很高興了。”

吳龍回應,“希望大家回到各自崗位後,能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邊區的農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好,我們一定不辜負吳教員的期望!”學員們齊聲保證。

除了口頭傳授之外,吳龍還組織人員編寫一本名為《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小冊子,圖文並茂介紹了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和技術要點。

這本小冊子,很快就成了邊區農民的“種稻寶典”,對推動邊區的水稻種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吳教員,您真是咱們邊區的‘神農’啊!”邊區政府的領導同誌,對吳龍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領導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吳龍回應。

“吳教員,您對邊區農業發展的下一步,有什麼計劃嗎?”領導同誌征詢道。

“我的想法是,在繼續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特彆是畜牧業和手工業。”

吳龍闡述道,“我們要充分利用邊區的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改善軍民的生活條件。”

“好,吳教員,您的想法很好,我們邊區政府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工作!”領導同誌承諾。

吳龍的辛勤工作和卓越貢獻,得到了邊區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他的名字,在邊區廣為傳頌,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而在南泥灣,隨著水稻種植的成功,糧食供應更加充足,軍民們的生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新打下來的稻穀,金燦燦的,多喜人啊!”李位拿著一捧新稻穀,對吳龍說。

“嗯,不錯,這稻穀顆粒飽滿,色澤金黃,一看就是好稻子!”吳龍評價道。

“這都是您的功勞啊,吳教員!要不是您帶我們種植水稻,我們哪能吃上這麼好的大米啊!”

“哈哈,這都是大家的功勞。”

吳龍笑著說,“對了,李哥,我聽說你們最近正在大力發展畜牧業,情況怎麼樣?”

“吳教員,這事您也知道了?”李位驚訝地問,

“我們按照您的指示,利用農作物秸稈和其它草料喂養牲畜,特彆是您當初從外麵帶回來的那幾頭優良種豬,現在已經繁殖了一大群了!”

“還有,我們從各處搜羅來一些有奶牛血統的母牛,也產了幾頭小牛犢,長勢很不錯!現在,我們已經建了好幾個養殖場,部隊不僅能經常吃到肉,還能喝上牛奶呢!”

“哈哈,那就好!畜牧業發展起來了,戰士們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戰鬥力也會提高啊!”

吳龍欣慰地說。“對了,上次說的那個騾馬店的事,你們辦的怎麼樣了?”

喜歡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請大家收藏: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射雕開始之此劍莫愁 穿越60年代,我有九層寶塔空間 洪荒:我,最強佛祖,從西方撿詞條開始! 尋真求仙道 老六修仙:我靠撿修為橫掃三界 綜影視:一線生機 神魔加身,吾當鎮壓一切敵! 鴻蒙煉天訣 人間武聖:從木匠學徒開始 係統認錯宿主,我的修仙路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