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位指著一座剛剛落成的學校,對吳龍說道。
“嗯,不錯,這學校建得很漂亮,也很結實!孩子們能夠在這樣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真是太好了!”
“除了學校,我們還要用水泥,修建更多的房屋、道路、橋梁,把邊區建設得更加美好!”
“好,我們都聽吳教員的,把邊區建設得更加美好!”
除了民用建築外,南泥灣的水泥,還被大量用於修建防禦工事。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用南泥灣水泥修建的碉堡,多堅固啊!”
趙連長指著一座剛剛完工的碉堡,“有了這些碉堡,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保衛我們的邊區,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
“嗯,這碉堡建得很堅固,可以抵禦敵人的進攻。不過,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還要繼續加強邊防建設,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破壞活動。”
“放心吧,吳教員,我們一定加強戒備,決不讓敵人越雷池一步!”
在南泥灣軍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房屋、一條條道路、一座座橋梁、一個個碉堡,像雨後春筍般在邊區各地拔地而起,極大地改善了邊區軍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也增強了邊區的防禦能力。
隨著南泥灣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這片紅色熱土上湧現出了一大批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
他們就像一顆顆閃亮的明星,點綴著南泥灣的天空,也照亮了邊區人民前進的道路。
“同誌們,咱們南泥灣,現在是百業興旺,百花齊放!”
在一次軍民大會上,趙連長慷慨激昂發表演講,“這其中,湧現出了許多的勞動模範,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南泥灣的驕傲!”
“今天,我們就要對這些勞動模範進行表彰,讓他們上台來,接受我們的敬意和掌聲!”趙連長的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首先,讓我們有請‘煙草大王’,我們的吳教員上台!”李位作為主持人,高聲宣布著名單。
在熱烈的掌聲中,吳龍走上了主席台。
他身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軍裝,臉上帶著和藹可掬的笑容,顯得格外精神。
“吳教員,您就給大家講幾句吧!”
“好,那我就簡單說幾句。我們南泥灣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邊區政府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南泥灣精神的指引,更靠的是全體軍民的辛勤勞動!”
“今天,受到表彰的這些同誌,就是我們南泥灣勞動模範的代表,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希望大家能夠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熱愛勞動、鑽研技術、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南泥灣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好!吳教員說得好!”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讓我們有請‘鐵人’李位同誌上台!”李位繼續宣布。
李位,這位從長征路上走來的老兵,如今已是南泥灣農具廠的廠長。
他帶領著工人們,日夜奮戰在打鐵爐旁,為南泥灣的農業生產打造出了一批批優質的農具。
“李位同誌,您辛苦了!”吳龍握著李位的手。
“吳教員,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這點本事,都是跟您學的啊!”
喜歡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請大家收藏:一鋤頭挖回1941:南泥灣種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