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除夕,各家各戶早早便開始貼對聯、掛紅燈籠、收拾院門四處張燈結彩好不熱鬨。
沈宜寧今日主動提了這段時間唯一一次出門的請求。大家都高興,她可算是有想做的事了。孟秋去準備香火,幸月按照沈宜寧要求去摘那棵酸橙子。
沈夫人陪著沈宜寧“宜寧,去吧!要過年了去看看長清也好,你也出門感受感受街上喜氣,母親願此行能讓你想開些。”
沈宜寧淡淡回“嗯……”
隨後孟秋、幸月陪著沈宜寧出門,街上許多娃娃在放炮仗,一人點火一群人跑。
炮仗忽炸開聲音嚇的沈宜寧回神
“下雪了”
幸月問“小姐你剛剛分神未捂耳朵,是在想什麼”
“我在想第一次下雪的雍州”
雍州是一個很少下雪的地方,那年沈宜寧還小第一次見雪。白白的!握不住,碰手就化。沈宜寧很是喜歡雪但不知該如何保存它,直到深夜也不舍得睡,怕睡醒雪就消失了。沈母哄了多次,小宜寧也不願睡,沈長清便陪沈宜寧在窗前坐了一晚。沈母怕凍壞兩娃娃,便抱了兩床被子裹著二人。宜寧哪裡熬的住一晚,半夜就困的不行了。沈長清看著不停打瞌睡的沈宜寧笑著說“宜寧,睡吧雪總會化的,但來年也會在下的!若是明年不下,那後年、大後年總會下宜寧還小不愁看的”
困的暈乎乎的沈宜寧喃喃回“嗯……好困”
往後幾年隨著父親升遷離開了雍州,來到了年年都下雪的京都,年年看便不再稀奇了……但此刻還是下雪的京都,隻是再也沒有守夜看雪的沈長清了。
“小姐,糖葫蘆!”幸月激動“好久未吃過了,而且隻有過年這幾天的糖葫蘆才裹白小米。”
孟秋拿出錢袋“你啊去吧”
幸月接過錢,憨憨笑著跑過去同一群小娃娃擠糖葫蘆。“阿伯!我要這個,還有這個這個”
沒幸月高的小娃娃抬頭“啊!姐姐我們先來的。”
幸月接過糖葫蘆,朝小孩吐舌頭做鬼臉,氣的一群小孩生氣叫著。
“小姐吃糖葫蘆,我辛苦搶來了”
沈宜寧看著無理還腰直的幸月沒忍住笑了“是挺辛苦的!”
“小姐笑了,說明我搶對了”幸月看見沈宜寧笑更覺有理,有些驕傲的仰起頭。
孟秋接話笑著說“小姐可沒說你搶對了,小姐是看你似長不大,小娃娃的東西也搶,還理直氣壯的樣子覺得好笑”
“我不管,反正小姐笑了”
孟秋“”
幸月又說“小姐,甜嗎?”
“嗯,甜”。
三人一路看一路逛,要過年了街上商販基本沒出攤,零零星星有幾家賣對聯的書生、賣燈籠的手藝人和賣窗花的老婦人。
幸月又想去,孟秋製止了“幸月,今天是出門陪小姐的不是出來玩的。”
沈宜寧淡聲開口“沒事,幸月和你這段時間陪著我總是悶在府裡,我知道你們擔心我,幸月也壓抑了很久活潑的性格,要過年了,總應該高興些的。”
幸月有些感動“小姐”
沈宜寧溫柔“去吧,我們一起過去看看”
“好,小姐”
三人先走到了剪窗花的老婦人攤前,沈宜寧開口“阿婆,您剪窗花的手藝真好!”
“嗐~小姐有所不知,老婦每過年過節便來賣上幾日,家中兒媳同我的手藝,不算最好但算最全花樣。小姐挑挑看有沒有喜歡的。”
幸月問沈宜寧“小姐你看這個,是不是橘樹。”
老婦人一看“是的,姑娘好眼力這是兔子望月,兔子旁邊的樹就是橘樹。”
沈宜寧“寓意中秋?”
孟秋接話“怪不得阿婆你說最全呢,中秋的也有”
老婦人有些尷尬“這不是去年未賣完嘛,哈哈哈”
幸月看著栩栩如生的窗花“孟秋姐姐買嘛,管她中秋還是春節,小姐喜歡橘樹”
沈宜寧吩咐“買吧,挺好看的”
孟秋掏錢,老婦人高興口袋裡掏錢找補給孟秋“對對對,喜歡最重要,小姐在看看還有沒有喜歡的?”
沈宜寧微笑回“多謝,天氣冷,阿婆早些回去”
“哎哎,小姐慢走,喜歡老婦元宵還來”
隨後三人又去到了買燈籠處,紮燈籠商販專心紮燈籠沒有抬頭看三人,沈宜寧看著燈籠隻覺有些單調。開口詢問匠人“貨郎,你這燈籠可有其餘款式”
匠人放下手中燈籠客氣“回小姐的話,在下隻會紮燈籠,至於款式嘛就這些比較單調,要是小姐不滿意在下也可以按照小姐說的款式紮扇燈、紗燈、如意燈或其他形狀款式都可以”。
幸月癟嘴“可這些不都掛這裡嘛。不過小姐是想要什麼樣的?燈籠不都是這樣的嗎”
幸月是後麵來到京城才買的丫頭,不知從前雍州之事,孟秋知曉一些但也不多。
沈宜寧又開口“從前在雍州時,田間花草多,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花草。母親從田間回來時會摘上一些插在瓶中,但很快便枯萎了。爹爹見母親喜歡但不好保存,便壓乾花草放在做燈籠紙的紙漿中,做成草花燈籠掛於園中各處,點上燭光草花就在燈籠裡栩栩如生很好看。來到京中爹爹忙起來就在沒時間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