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華臉上露出遲疑,
“卡特,援助歸援助,你可彆彆拿什麼生了蟲子的糧食來糊弄我!”
“絕對不會,都是去年新收的小麥,顆粒飽滿,絕對是上品,本來打算運往倭國的,經過我的斡旋,這才改道魔都。最多三天,就能到港!”
從小倭豬嘴裡摳出來的?
胡振華的心情瞬間好了起來,可他卻是一臉悲憫,
“聽說倭國很缺糧,咱們這麼做,合適嗎?”
卡特已經顧不了許多了,不耐煩地說道,
“倭國缺糧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差這一兩萬多噸小麥!”
一兩萬多噸?
胡振華大喜,喝道,
“卡特,我馬上返回崇南碼頭,親自盯著,有資金和糧食,還怕招不到人,不過,合同上的生產線,什麼時候能到?”
“最多半個月,絕對可以到港。”
這麼快?
胡振華嚴重懷疑,給自己的生產線,是二手貨!
“卡特,你不會是為了把沒人要的破爛塞給我,故意壓短工期,好讓我沒時間驗貨吧?”
米國對外援助,一向雞賊。
老胡曾經看過一篇報道,分析米國和北極熊對外援助的不同之處。
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北極熊的援助是讓你擁有造血功能,而米國人的援助像是輸血!
北極熊的援助,往往是成體係地工業設備援助,就比如援助華國的156個項目,使中國在短短10年內,從自行車都不能自主生產的農業國,到可以生產飛機、汽車。
可以說,這156個工業項目,為華國實現了工業奠基。
而相比較而言,米國的援助就雞賊多了。
以馬歇爾計劃為例,該計劃名義上是為了振興歐洲,但實際上,是為了米國的全球戰略服務。
在經濟上,米國要求大部分援助資金用於購買米國貨物。憑借這一手,大量的援歐資金,又回流米國,並且,大量的商務交流,使得米國成了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在政治上,歐洲徹底倒向了米國,成為其附庸。
米國的對外援助,其目的之一,是為了轉移其國內過剩的生產力。
這次的工業區計劃,米國又是卡車、拖拉機,又是鋼鐵廠、煉油廠,甚至,還有化肥廠,乍一看,好像米國人很慷慨,但實際上,這是米國人的一貫套路。
總結一下,米國的援助套路是:先給你一筆貸款,但附加了大量的經濟、政治條件,然後,這筆貸款必須用於采購米國的貨物。
是貸款,總有到期的一天,你怎麼還那?
自然是大量向米國出口貨物以獲得米元。
那麼,你能向美國出口什麼那?
米國是藍星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你出口工業品競爭不過他,於是,隻能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半工業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