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順路過百戒堂,突然發現那兩個倒黴蛋還趴在地上。
雖然他們隻挨了5鞭子,但身體狀況實在是太糟糕,幾乎被打死!
由於偷糧食犯了眾怒,大家都不願意搭理他們,任由其自生自滅。
顧順不顧滿地的濃痰,親自給他們上藥。
“我的孩子,你們叫什麼名字?”
經過一番詢問,顧順才了解到,這兩個家夥,一個叫小野,一個叫秋田。
這兩個名字,很大眾,因為倭國人取名字,很多人會根據出生季節或對自然的喜愛,用與季節(如”春”“秋”等)、自然事物(如”花”“樹”“山”“水”等)相關的字。
小野和秋田,是一對問題少年,因為饑餓,平日裡偷雞摸狗。
小野的父親,在侵華戰爭中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而秋田的父親,則被打斷了一條腿!喪失了勞動能力。
他們的母親,都是慰安婦,都染病死了。
顧順看著這兩個家夥,內心生不出一絲同情心來!
相反,顧順還想坑他們一把。
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說道,
“你們都是功勳之後,理應受到國家的特殊關照,奈何!奈何!”
顧順一臉悲憫,說道,
“雖然八岐會很困難,但讓你們體會一下人間的溫暖還是能做到的!”
他衝杜倫擺了擺手,吩咐道,
“安排一下,讓小野和秋田吃頓壽司,然後去藝伎館享受溫暖的懷抱!!”
杜倫會意,立即做出了安排。
等送走了小野和秋田,杜倫湊了過來,笑道,
“師傅,你要重點培養這兩個家夥嗎?”
“我剛才突然想起來,姓胡的給咱們指了一條生財之道,由這兩個家夥去執行,再合適不過了!”
杜倫立即來了精神,問道,
“是什麼路子?”
顧順警惕地看向四周,壓低聲音說道,
“你這麼辦……”
小野和秋田吃完壽司,去美美泡了個澡,之後,被帶到了一家名叫櫻花的藝伎館。
倭國藝伎是一種傳統的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起源於17世紀。
藝伎最初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大約在1750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個女藝伎,自那時起,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一直沿襲至今。
藝伎必須具有唱歌、跳舞和彈奏三味弦(三弦的一種變種)等技藝,通過才藝來取悅客人。除了為客人服侍餐飲外,藝伎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