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麵會結束後,胡振華跟隨薑雲海,前往同安機械廠,他迫不及待地想參觀一下機械廠的研發項目。
路上,老胡通過和薑雲海的聊天,對機械廠有了大概的了解。
目前,廠區主體建築已經竣工,目前正在修建附屬設施。
廠裡招聘了不少機械領域的人才。
黃傑,液壓領域專家。
邵西平,電動機領域專家,目前正在研究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
藍墨,煉鋼專家。
……
這些,可都是海歸,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設計經驗。
胡振華和薑雲海一邊走,一邊聊,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一座巨大的廠房內。
即便是深夜,無數的工人依舊來回忙碌著,焊接的電火花,到處都是,還有鍛壓聲、擊打聲,甚至,老胡還看到了一個煉鋼用的電弧爐。
機械廠,目前有十二個車間,分彆是煉鋼、切削、鑄造、鍛造、焊接、衝壓、擠壓···
穿越至今,老胡還是頭一回置身於機械廠。
他撫摸著身旁的機器,感受工業之美。
這裡,將是同安自主工業的搖籃!
突然,老胡的目光停留在熱軋穿孔機上,一根經過熱處理的鋼錠,旋轉著進入穿孔機,再出來時,內部已經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內孔。
老胡抓住薑雲海的手臂,
“薑博士,咱們居然能生產無縫鋼管?”
薑雲海搖了搖頭,
“不是生產,是試驗,即便我們知道生產原理,但要真正實現工業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胡振華點了點頭。
研發出來隻是第一道關卡,在這一階段,你不需要考慮成本,隻需要研製出來就可以。
但量產不同,首先你要考慮技術成熟度與穩定性。因為新研發的成果可能在小規模實驗或特定條件下表現良好,但在大規模量產時,需要確保技術的成熟度和穩定性,以應對各種複雜的生產環境和質量要求。技術上的任何瑕疵或不確定性都可能導致量產的延誤或失敗。
其次,你要考慮生產工藝和設備,新的產品,生產線往往需要定製,這又涉及到新的研發。
除了這些,你還要考慮成本、質量、供應鏈及市場需求等一係列的問題。
胡振華又看了一會兒,熱穿孔後,工人開始將坯管送入下一道工序:定徑和減徑。
之後是冷拔和冷軋、熱處理。
工序大體是這些,不過,任何成熟的產品,都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光冷、熱一這關,就不好過!
老胡沒有停留太多時間,試驗事情,不是他能乾涉的,隻能交給專業人員。
很快,老胡被彆的東西吸引了。
“我們這些車床是哪兒來的?看著很先進的樣子。”
許多機床,都是半自動機床,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很快就要跨入全自動機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