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華算計完保密局,開始在工業區視察,他的第一站,是圖書館。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米國援助的圖書,多達十萬冊,裡麵總能找到點好東西。
很快,老胡拿到了目錄。談不上失望也談不上期望。
這些書籍中,70都是小說、散文、藝術、詩歌類,20是中小學教材,隻有不到10的書籍,是工科類的,都是最基礎性的東西。
米國人也不傻,怎麼可能讓前沿科技流傳過來。
胡振華隻是簡單轉了一圈,就進入了一個特殊小院。
這裡,被老胡命名為文抄院!
因為裡麵的諸多作品,都是抄襲後世的。
文抄院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摁住倭國,二是對西方實施反向文化入侵。
尤其前者,是老胡的主要目的。
大國博弈,沒有一枝獨秀,隻有此消彼長,各領風騷。
如果倭國恢複的過快,顯然不是好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要實現摁住倭國的戰略目標,光靠幾個見不得光的計劃是不夠的,還必須爭取米國的支持,尤其是民意的支持。
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就是電影。
二戰剛剛過去四年,倭國給米國帶來的傷害依舊還在,如果此時上映一部著名電影‘珍珠港’,效果想必非常不錯。
當悶在亞利桑那號上的水手絕望的敲打聲傳出,當軍港中漂浮著無數的屍體,當鯊魚吃的滿嘴是血,民意必將沸騰。
金陵!金陵!
拉貝日記!
731!
鋼鋸嶺!
決戰中途島!
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當然了,文抄院也不是光抄,也有自己的創作。
比如‘半人馬號’。
這個故事講的是二戰期間,米國援助澳洲的醫療船半馬人號,被倭國無恥地擊沉,並將護士抓走充當慰安婦,後來倭國戰敗,他們為了掩蓋罪行,將這些護士殘忍殺害,幸好有一名護士僥幸逃脫,這才讓此事真相大白。
胡振華隨手拿起魔法小說‘哈裡·特波’,認真翻閱起來。
民國雖然工業不行,但文風鼎盛,出了無數的國學大師,因此,招聘寫手,非常容易。
文抄院一共有600多名寫手,其中外籍的有三十多名。
小說要符合西方的口味,還得他們本土的作家才行。
胡振華粗略瀏覽過‘哈裡·特波’後,點了點頭。
伏地魔是一隻八頭的蛇,這就很有意思了!
胡振華合上書本,陷入沉思。
兒童漫畫葫蘆娃裡的反派,是蛇精,哈裡·特波的反派也是蛇精,這會不會對顧順開拓倭國市場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