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兵恍然大悟。
1945年,北極熊出兵東北,砍瓜切菜般的擊敗了關東軍,俘虜了70餘萬人,除了當時釋放了約10萬人以外,其餘的60萬人,全部被押往西伯利亞。
按照北極熊的說法是進行改造,但實際上是把他們當苦力,下礦井、伐木、修公路、搞建築。西伯利亞苦寒,又缺乏食物,光1945年冬天就凍死餓死約5萬人。
後來倭國與北極熊展開談判勉強達成釋放戰俘協議。從1947年開始,北極熊陸續釋放戰俘,直到1955年,才全部釋放完畢。去的時候約60萬人,但回來的人數,按照北極熊的說法,是釋放了51萬人。但倭國宣稱,隻收到了37萬。
事實的真相如何,恐怕永遠也說不清了。
兩國為了此事,打了無儘的口水仗。
趙誌了解了前因後果,又做了一個祈福的動作,心有戚戚的說道,
“但願世間不再有戰爭!”
至於他內心怎麼想的,誰也不清楚。
不知過了多久,眾人到達一處救助機構。
東龍次郎頗為自豪的說道,
“倭都雖然食物短缺,但我們還是會擠出一部分用於救濟困難的民眾,他們每次可以領到3~5斤小麥,這是他們一家兩天的口糧。雖然不多,但起碼可以保證他們活下去。”
於兵隻看了一會兒,就發現貓膩:來救助站領取食物的,幾乎全部是男性。
這種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於兵也參與過救災,對這裡麵的道道門清。
一般而言,真正有負責任心的官員,都要求有家裡的老幼婦孺來領取救濟糧,如果有男子來領取,除非他是單身漢,否則絕對不會發放糧食給他。
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證老幼婦孺能夠在大災中活下去。
當隻有老幼婦孺擁有領取救濟糧的資格時,他們才不會被家裡餓死。
不要低估人性的惡,大災之年,賣兒賣女,易子相食的事情時有發生。
餓極了,人就不再是人,而是野獸。
於兵可不會點破這種官僚作風,他說著違心的話,讚揚倭國人的團結有愛、互幫互助。
而趙誌,左手拉著東龍次郎,右手握住宮本一郎,嚴肅說道,
“自救者,人恒救之。”
他轉過身來,麵向隨訪人員和記者,大聲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