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這才幾天時間,銀行的一兩億現金都貸出去了?”
諸葛林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他無奈說道,
“董事長,你都不知道這段時間的貸款有多火爆,舊貨市場的機器拉來多少,老百姓要多少?這可都是我們提供貸款支付的!還有我們旗下的一些子公司,為了拓展業務,也大量貸款。銀行能剩下1千萬,完全是因為鄭西坡要留下應急資金。”
胡振華看向卡特,問道,
“我的朋友,你知道這事嗎?”
卡特微微頷首。
他當然知道,崇明發展銀行裡有許多外籍雇員,他們和卡特天然親近。
胡振華深吸一口氣,繼續問道,
“領事館能否向銀行再注入一筆資金?”
卡特沉默了,如果沒有開戰的信息,他會非常樂意注資,但現在嘛,還是等一等的好。
當局再不爭氣,也是米國的同盟。
如果領事館這個時候向銀行注資,外界會怎麼想?他們會認為,米國已經拋棄了當局!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當局對貸款的事情意見很大,多次派特工暗殺貸款群眾,銀行方麵多次組織人員護送,這才避免了更多悲劇的發生。
這次的轟炸,可能也有保密局報複的成分在裡麵。
許久,卡特才開口說道,
“胡,你籌集資金,是不是準備救市?”
胡振華擺了擺手,無奈說道,
“我倒是想,可兜裡沒錢呀!算了算了,還是看看國軍的表現再說吧!我這心裡慌慌的,總感覺他們爛泥糊不上牆!”
其實,卡特也有這種感覺!
不過他更樂觀一些,
“當局吹噓能守半年,按照領事館的推演,他們最多能守兩個月,不過這也足夠了!”
胡振華心裡咯噔一下,臉上卻假裝露出驚喜,
“卡特,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當局能夠固守,米國就會介入這場戰爭?”
卡特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連忙解釋道,
“絕無此事,隻不過米國國內出現了一些極端分子,他們的言論極具煽動性,有不少議員和百姓受到了他們的蠱惑,一旦讓他們掌握話語權,我們的對外政策必定麵臨調整。”
胡振華馬上明白卡特說的是誰了。
米國國會出了一個奇葩,名叫麥卡錫。
1946年,麥卡錫作為共和黨候選人,以卑劣手段當選為米國參議員,得以進入國會。在國會的最初幾年裡,麥卡錫隻是一個愛出風頭而又十分平庸的政客。他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宣傳以吸引選民的注意,為競選連任參議員作準備。在冷戰的大背景下,麥卡錫為了吸引眼球,把自己塑造成自由世界的鬥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