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整軍,那就沒什麼客氣了。
整個工業區被動員起來。
從百萬勞動人口中抽取兩個師,並不算太困難。
困難在於,沒有足夠的軍官。
胡振華決定啟用在暫1團招募的敗兵。
王洪文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招募了150多名軍官。
用他們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當局放心。
為了控製住這兩個師,當局對王洪文的招聘大力支持,於是乎,數百名優秀的年輕軍官相繼到達暫1團,準備應聘。
建設一支全米式的軍隊,讓人民子弟兵熟悉米國的編製、武器裝備,戰術特點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胡振華趕到仙草保安訓練營時,正值中午。
沒錯,對外,崇明隻有保安隊,沒有彆的。
訓練營以連為單位,進行整訓。
教官是米國方麵派來的,此刻,他們沒有著米軍軍裝,而是是保安團的軍服為主,這麼坐是為了淡化影響。
士兵們頂著大太陽,在進行基礎訓練,這塊的訓練,又分為三部分:體能訓練、武器操作訓練、戰術理論學習。
由於士兵入營的時間不同,所以所進行的項目也不同。
最新到來的,在進行體能訓練。戰爭,是意誌力的較量,所以米軍注重提升士兵的身體素質和耐力,訓練包括長跑、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常規體能項目。
在體能訓練的間隙,教官會穿插武器操作訓練。
武器訓練全麵且細致,要求每名受訓者熟練掌握多種武器,如手槍、步槍、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手雷等的使用方法、射擊技巧、維護保養等。
在訓練過程中,士兵需要反複練習武器的拆解與組裝,熟悉武器性能,提高射擊精度和速度。
至於戰術理論學習,大多安排在飯後或者夜間進行。
理論學習涵蓋步兵戰術、叢林作戰戰術、夜間作戰戰術等。通過課堂講解、案例分析、沙盤模擬等方式,讓士兵了解不同戰術的應用場景和實施要點。
比如,針對叢林作戰,會教授如何利用地形隱蔽、如何在叢林中進行小隊協同推進等。
胡振華正在觀看射擊訓練,突然旁邊一個連隊跑了過去,嘴裡還不斷喊著,
“easy!easy!easy!”
老胡大為不解,向段龍問道,
“他們喊的口號什麼意思?”
段龍立即答道,
“他們是e連,士兵正在熟悉這個單詞。在米軍中,作戰部隊的編號係統是獨特的,其中師、團、營都使用數字來表示,而連隊則使用字母來表示。比如101空降師,其下屬的第一營為1101avn,第二營為2101avn,第九營為9101avn
至於團一級的番號,是按照數字來的,比如101空降師下屬的501團,501團等。
至於連隊,是按照字母順序來排列的,例如,1營有abc連,2營則有def連,以此類推。
米軍的每個連隊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命名,但第一個字母不變,比如easy連,指的就是e連。
使用字母進行編號相比使用數字更加方便,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識彆和區分不同連隊時。這種編號方式不僅提高了識彆效率,也使得部隊的組織和管理更加有序!”
胡振華大開眼界,這種編製方法,他是頭一次聽說!
等到吃中午飯的時候,段龍指著盤子裡的牛肉和蔬菜說道,
“米軍的後勤口糧,分為五個檔次,簡稱abcdk。”
“a餐都是用新鮮蔬菜和肉類製作的食物,這種食物隻在一般隻供應大後方,前線士兵要逢年過節才能吃到。”
“b種口糧是大罐頭,不能即食,都是冷藏的半生食物,打開後需要加工。b口糧一般是連隊廚師統一製作,軍隊在營地駐紮的時候就靠這個吃飯。”
“c口糧是“單兵作戰口糧”,是戰時士兵吃的最多的食物,有6個罐頭,一半代號為“”的蛋白質罐頭,如香腸,火腿,雞肉,豆類,雞蛋;另一半是代號為“b”的碳水化合物罐頭,如餅乾,麵包,意大利麵,麥片粥。”
“k口糧和c口糧接近,是在1942年專門為傘兵設計的食物。但是k口糧作為空投食物其分量較少,主體是一個罐頭,米軍士兵通常吃不飽。”
“d口糧是應急的,如被包圍,迷路,或者補給受阻時,能補充一個單兵一天的卡路裡的食物。”
口糧分類,胡振華聽說過。
有的時候,你可以通過米軍所吃的食物,來判斷其警衛等級,比如你發現其營地吃的是a級口糧時,那說明米軍判斷此地處於大後方,非常安全,這個時候,他們的警衛就沒那麼嚴格。
如果他們吃的是d口糧,說明部隊陷入了困境。
吃完午飯,胡振華坐在c連旁聽戰術理論學習。
令他驚訝的是,教官格魯講解的,正是暫1團的一天前的守衛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