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見他默認了,笑道,
“咱們既然達成了共識,那就商量一下,看以後的款項怎麼支付,畢竟,笛卡爾也需要足夠的理由去說服其他儲戶。”
莫裡斯看卡特如此積極,馬上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政府不許銀行破產。
要是這樣的話,嘿嘿!
“卡特,領事館能不能借一筆錢給我們?”
領事大人一口回絕,
“自救者,人恒救之,領事館是否借錢,完全取決於你們的自救決心與力度!”
莫裡斯碰了釘子,不再開口。
胡振華表示為難,
“ta公司是真沒錢,如果有,我早就墊付了,卡特,你旁觀者清,給我提點建議!”
卡特就等這句話了,他假裝沉思片刻,突然說道,
“你手裡不是有價值12億米元的煤炭嗎?可以抵給儲戶!”
胡振華頭搖的像撥浪鼓,
“那批煤還躺在江北的地下,要開采出來,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笛卡爾從兩人簡短的對話中,立即捕捉到了關鍵信息,急忙問道,
“ta公司的觸角,伸到江北的礦產領域?”
老胡見魚兒上鉤,嗬嗬笑了起來,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ta公司隻能獲得固定金額的煤炭,不算入股,回頭我還要采購一批采煤設備。”
卡特見笛卡爾陷入沉思,立即送上一記神助攻,
“胡,要不,采煤設備從米國鋼鐵公司采購,這也算是笛卡爾幫你勸說其他儲戶的補償。”
笛卡爾的血液運行速度加快了許多。
在胡振華出現以前,資本主義世界對社會主義采取的普遍態度是遏製與封鎖,在這種大背景下,西方公司沒有太大的意願進入紅色國度。
但胡振華這個大忽悠的出現,令局勢有了微妙的變化。
不少政客看到了經濟、貨幣和文化入侵的可能,對封鎖和遏製不再那麼嚴厲,取而代之的是想用和平的手段來演化敵國。
資本對哪種政治製度並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能不能賺到錢。
為何許多西方企業擠破腦袋往工業區裡鑽,那是因為工業區能讓他們賺到錢。
笛卡爾突然握住胡振華的手,熱絡說道,
“我同意煤炭抵債,前提是你的采煤區要購買我公司的設備!”
胡振華微微頷首,
“我同意,但前提是設備要用煤炭抵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