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講究的是清修,並不追求高大的殿宇。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喜歡金碧輝煌。
道家的包容性很強,他們並不會因為你衣衫襤褸而鄙視你,也不會因為高樓廣廈而仇富。
就好比一個口味很寬泛的人,它既可以吃路邊攤,也能進五星級飯店。
張聰一看到設計圖,就愛上了這個道觀。
他是少年心性,可不懂得三辭三讓!
“不瞞居士,小道其實是太乙真人的弟子孫,昨晚……”
為了增加說服力,張聰甚至拿出來《太乙黃冊》,這本書,由此小範圍的流傳開來。
太乙鎮海道觀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堅固。
南方多台風,道觀距離海邊隻有一公裡,如果不修的牢固點,萬一被吹倒了,還鎮個屁的海。
土財主名叫馮如,外號坐地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土豪劣紳。
每個時代都有幸運兒,馮如就是。
這家夥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在謝誌宇到來前一周,他賣掉了土地,舉家搬遷到香江,乾起了炒地皮的勾當。
整個華國人心惶惶,有錢有勢有門路的都在往外跑,香江就是其中一個去處。
不管在任何時代,一旦人口大量湧入,房價必漲。
馮如在香江不但賺了錢,還搭上一個大人物:‘亞洲一哥’趙誌。
胡振華決意開發寶安縣,馮如因為地頭熟,被派了過來,他因口齒伶俐,被諸葛林選中,執行廟宇經濟。
馮如將《太乙黃冊》鄭重還了回去,笑道,
“馮某有如此機緣,何其幸哉!奈何天機晦澀,實在無法理解!”
豈止是他,小道士張聰也看不懂,裡麵儘是些動物,難不成是兒童漫畫?
可是,張聰卻裝作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居士莫要妄自菲薄,參悟天機需要機緣,且耐心等候!”
“是是是是!”
胡振華一直站在遠處旁聽,他正準備上前刷一波存在感,突然,一名工人喝道,
“天殺的!你是竊丹鼠胡振華!”
竊丹鼠?
這是什麼鬼?
胡振華還在發愣,又一名工人問道,
“小哥,仙丹是什麼味道?”
眾人似乎都認出了胡振華,對著他指指點點。
有迷信者,咒罵老胡,甚至要動手揍他。
看他們義憤填膺的樣子,就知道是受了太乙真人那牛鼻子老道的蠱惑。
越是窮困潦倒的地方,越是容易滋生邪教。
老百姓在現實中看不到希望,想在精神世界找些安慰。
又一個村民看著胡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