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府高層經過討論,決定通過談判解決,他們選擇的中間人是庫倫。
這個活可不好乾,搞不好會裡外不是人,所以庫倫不想摻和,找個借口跑了。
阿蘭德又找了幾個中間人,可沒有一個敢去談判。
你差點把人家董事長捅死了,一點誠意沒有,誰敢冒頭!
阿蘭德實在沒辦法,隻能把主意打在趙誌身上,結果被結結實實扇了一巴掌。
老趙放出狠話,如果總督不親自過來道歉,他絕不出獄。
所有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胡振華被捅傷沒有妥善解決的後遺症。
阿蘭德愁的頭發都快掉光了,最後他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去寶安投資。
當一條路走不通時,不妨轉個彎。
事實上,缺水的不僅是香江,寶安縣同樣如此。
大家可能不理解,南方明明雨水充沛,怎麼會缺水,事實上,這是由降雨的季節性造成的。
具體到保安縣,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85左右。在非汛期,降水量很少,難以滿足用水需求。
而且降雨還不均衡,山區降雨多,城區降雨少。
寶安縣地下水儲量相對較少,且開發利用受到一定的限製。過度開采地下水可能會導致地麵沉降、海水入侵等問題,影響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安全。
解決用水的方案有兩個,一個是建設大型水庫,二是引入外地水源,比如東江水。
這兩項工程,沒有一個容易的。
首先說建水庫。
大家可不要以為建設水庫就是挖一個大坑就可以了。事實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水庫,都是借助有利地形修建的,如峽穀、河流。
如果你在平原上挖一個水庫,除了成本巨大以外,還要麵臨一個嚴重的問題:淤塞!
要不了多久,這個水庫恐怕就會被淤泥填平,因為雨水會裹挾著大量的泥沙進入水庫,久而久之,泥沙沉積,水庫的蓄水越來越少。。
所以水庫在洪水期總會進行排泥排沙操作,如果是平原地區,你怎麼排泥排沙,難道要用挖掘機一鏟子一鏟子挖嗎?
至於第二個方案:引入外地水源,同樣困難,因為引入東江水麵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要越過高山,這就意味著要把水位抬高幾十米,光機電設備的投資,就是一筆巨款。
就是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後世的寶安縣愣是發展起來了。
可以說,我們的繁衍之地,就是老祖宗在幾千年的曆史中,一點一點改造出來的。
阿蘭德派來的代表叫李文生,他提了一個建議:雙方合夥要投資水庫,然後向洋鬼子賣高價水。
老胡的心思立即活絡起來。
賣水,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之一,水又不用生產,在水源地建個工廠淨化一下就可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