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雨水想念他了,再加上我也快要結婚了,這件喜事他也應該知道。”
王主任點頭表示同意:“你考慮得很周到,他確實應該知道。你稍等,我這就給你開介紹信。”
“謝謝王姨了。”
“你我之間客氣什麼?對了,你的自行車以後街道如果有需要,希望你能借一下。”
現如今年輕人結婚時都喜歡騎著自行車去迎親,但很多家庭都買不起自行車,隻能向彆人借用。
街道辦的職責就是為居民提供服務,因此不少人會來街道辦借車。
過去整個南鑼鼓巷也沒幾輛新車,新婚夫婦接親時騎的都是老舊車輛,顯得有些失了麵子,也讓街道辦覺得不夠體麵。
如今何雨柱有了兩輛新車,王主任自然要充分利用起來。
何雨柱回答說:“這個肯定沒問題,不過要是有人弄壞了我的車,我是要賠償的。”
“這個自然,我會叮囑每個來借車的人。”
不一會兒,介紹信就寫好了,何雨柱表示感謝後,便帶著何雨水離開了。
兩人前往火車站,結果由於他們沒有提前購票,當天已經買不到特快列車的票了,隻能買普快車票。
這趟車需要三個小時才能到達保定,速度比特快列車慢得多。
何雨柱無奈地搖搖頭:“看樣子今晚回不去了,我們隻好在保定過夜了。”
“沒關係,隻要能看到爸爸,就算是露宿街頭也沒什麼。”
何雨柱沒有作聲,他明白何雨水對何大清的情感,然而他自己並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隻是不想顯得與眾不同,一些重要事情還是要告知何大清。
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他們終於抵達了保定。
下車後,何雨柱不禁陷入了回憶。
在他的記憶中,他之前曾經來過保定,也是為了找何大清。
不過那時他才十六歲,何雨水才六歲,兩人一起來找何大清,可是這家夥竟然避而不見,還讓白寡婦出來阻攔他們。
那時候,白寡婦狠狠罵了一頓,把何雨柱罵得臉色通紅,當場立誓從此不再認何大清。如今再回想,仍不免感歎良多。
他問道:“你還記得他住的地方嗎?”
何雨水堅定地回答:“記得呢,出了車站就向南,走上大約三個小時,看到紡織廠後往左拐……”
何雨柱未曾料到,當時的場景她竟然記憶猶新,儘管當時她隻有六歲,一晃眼已經過去十年。看來,那次經曆對她影響頗深,以至於至今還記得所有細節。
何雨柱長歎一口氣,說:“好吧,這次我們就不再走路,我們坐公交車去。”
相比步行,坐車速度快很多,不到二十分鐘,他們便到達了目的地。何大清居住的是個大家戶,約有十幾戶人家住在裡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