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兒以為最先回去的得是小棗她們三人,沒想到被陳嬸和胡伯娘搶了先機。
石羅鍋與馮安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小強和寶樂各自扶著一個。
絮兒姐說過,像爺爺他們這樣的年紀啊,隨便磕碰一下可能就起不來床的。她說爺爺們現在的骨頭,就像他們七八歲時候的牙,鬆動的地方被皮肉包著看不見而已。
石羅鍋教他們認野菜,往年常吃的那些,不是量大,就是口感上略微好些。
如今沒得挑揀,就算是苦的澀的,隻要能吃就要挖回去。
柳榆林那邊,細細和林三娘等在樹下,小棗像個大鬆樹似的竄上樹,折斷一些細枝扔到下邊。
林三娘一會叮囑她扶穩了彆摔下來,一會又讓她下手輕點彆全都折了枝。
這片可憐的榆樹,先前因為沒糧食被剝了半圈皮,現在又因為榆錢被摧殘一遍,若不是本身皮實,早經不住禍害自尋死路了。
絮兒那邊,刺嫩芽堆積起來有些重量,兩個小姑娘走一截歇一會兒,繼續穿行在無人之地。
巧織早已經記不得來時的路,中途歇息時,絮兒問起她:
“巧織,你知道家在哪個方向麼?”
巧織四處看了看,按照感覺隨手一指。
絮兒兩眼一黑,這個問題她問了第四次,這位心靈手巧的姑娘喲,次次不一樣。
調整呼吸,嘴角上翹,絮兒平靜地安慰她:
“沒關係的,不急不急。
那你想想,摘刺嫩芽的地方,還發現什麼了?”
巧織回想,突然興奮道:
“有好大一片草。”
絮兒抬了抬眉頭,拍拍手道:
“繼續走吧,帶你摘點彆的。”
巧織正是對什麼都好奇的時候,即便被刺紮了好幾次手指頭也依舊興頭不減。
她絲毫不知,為了讓她能離開村子範圍,身旁的小姑娘正在絞儘腦汁。
也是因為絮兒分心想事,沒注意剛剛路過一片蕨菜。
巧織扯了扯繩子,問絮兒這一根根打著卷的是不是蕨菜,絮兒向後倒退一些,睜大了眼睛。
“巧織,可以啊,我都沒看到呢。”
“因為你我不同,地上一塊石頭,一叢草,我都想蹲下仔細瞧瞧。”
絮兒好笑地戳戳她肩膀,半玩笑半認真說道:
“你沒有那麼可憐,慢慢你就會知道,與其在這些東西上花心思,還不如認真琢磨個吃食有趣。”
巧織若有所思道:
“你說的有道理,我跟你說,這一片蕨菜回去之後,一定要先用水焯燙之後再曬乾……”
絮兒見她開始喋喋不休說起蕨菜各樣做法,心想她可真是單純乾淨的人啊。
想要的枸杞芽沒摘成,但今日收獲滿滿,絮兒和巧織都合不攏嘴。
作為最晚回村的一組,兩人的背簍被翻個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