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聽著呢。”
“哎呀彆打岔。”
“沒有啊。”
“閉嘴,聽著。”
“誒!”
如孟長義所想,他挨了絮兒一腳。緊抿的唇十分乾澀,他下意識舔了幾下以方便嘴角活動。
“野地裡的甘露難遇,經過一次試種,我有把握年年有得吃。不過這東西不算糧食,儲存起來更麻煩。我想把醃好的小菜送到薑記。”
孟長義嘴欠,問她:
“剛還說找薛良呢,這不是落王誌頭上了麼?”
絮兒又踢過去一腳,嘴上叨叨著:
“讓你聽我說,非要插嘴。”
“好好好,你說,嗯嗯嗯~”
絮兒在心裡記了孟長義一筆,繼續說著不成熟的想法。
甘露子和薯蕷豆全是不好存放的,但是產量龐大。她想通過這兩樣慢慢積累五穀雜糧,缺少一個長期穩定的承接之人。
王誌肯定不行,鎮上有錢人就那麼多,達不到絮兒要求。縣城好啊,百姓日常肉蛋菜本就需要采買,薛良信譽好,成功幾率大。
隻是生的鮮的肯定不能給他,這位小東家看著憨厚,難保不拿去自己種植。
孟長義越聽越玄乎,不就山野裡長的野物麼?無非跟蘑菇木耳差不多,你有彆人也要,不過絮兒手中量大些罷了。
後來才琢磨過味來,這丫頭是想單獨劃一塊地方,專心培育兩樣東西,再靠它們換取其他所需之物。
“嗯嗯……”
孟長義指指自己閉緊的嘴巴,示意絮兒他有話要說。
“這兒沒人,你演這麼小心給誰看呢?說~”
稍稍濕潤的唇總算有了點正常好顏色,孟長義問道:
“你那兩樣寶貝球疙瘩,值當這麼折騰?一畝地能產多少啊?”
說起這個,絮兒笑彎了眉眼,掰著手指頭與孟長義算:
“值!怎麼不值?就拿甘露來說,溪邊沙土地你是知道的,猜猜一共得了多少袋子?”
孟長義想了想,當初發現時就能讓村裡這麼多人吃幾頓飽的,多算不少算,怎麼也有幾麻袋吧?
絮兒搖著食指,憋笑道:
“就那麼點地方,挖出來差不多一千斤!按照畝產來算,種得好可得三千餘斤鮮貨。”
孟長義就算不是純正莊稼人,也知道穀子大豆那些東西,春種秋收精心伺候,可能還裝不夠兩麻袋,
“這麼多?!水分太大吧?”
絮兒點點頭,可以說九成是水分,但那又怎樣?冬季當菜吃的才幾樣東西?
巧織做醃菜很有味道,可惜薛良不是經營吃食鋪子的掌櫃。就這還沒說到薯蕷呢,不同於甘露,野薯蕷豆可以變成人養的,想想辦法,也能躋身雜糧之列嘛。
喜歡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請大家收藏: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