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闊展現出來的實力讓敵我雙方都望塵莫及,侍衛們因為這位大俠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營而感到慶幸,倭寇們因為敵人鬼神一般的手段而感到恐懼,但無論他們是喜是憂,能在炎炎夏日將人凍住,這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在場之人無不心神皆懼。
曹闊自己也非常滿意,尤多拉曾經使用過天目迷瞳的冰解能力,他在獲得天目蟲後對這個能力始終沒有弄明白,吸食與再生屬於直接接觸產生基因轉化,洞察和衰弱屬於非接觸影射或者影響生物體內循環,震懾就是單純的精神衝擊,隻有冰解能力不一樣,按理說他已經獲得了這個技能,但無論怎麼試都沒效果,可就在剛剛的戰鬥中突然就福靈心至的用了出來。
他心有所感,回頭看了一眼蒼茫大海,原來這個能力需要極大的水分子才能發揮作用,仔細品味已經有一些魔法的意思了,這讓他很高興,頓時覺得心情大好,回身問道“還要負隅頑抗嗎?”
倭甲男子從旁邊接過了一把太刀,刀並沒有出鞘,就跨在腰間,他凝重的走上前,在距離曹闊非常近的地方站定,然後道“我是千葉家的真田健太,請問大人名諱。”
“玉。”曹闊本來想說八尺瓊勾玉的,想一想還是算了,他山之石未必是什麼好東西。
“千葉家沒有不戰而降的男人,真田擅長千葉一刀流,我要領教大人的武藝。”真田建太道。
對於曹闊來說武藝較量是平常事,可這個叫真田建太的兩次提到了千葉氏,這個氏族在倭國算比較古老了,而且他還提到了一刀流,倭國的刀術發展有這麼早嗎?關於劍道他就知道個北辰一刀流,千葉一刀流是個什麼東西?
不對!曹闊忽然想起北辰一刀流的創始人就姓千葉,隻不過北辰一刀流出現的晚,而千葉一刀流很可能就是北辰一刀流的前身,真田建太不姓千葉卻說他是千葉家的,那麼他很有可能是千葉家的從屬。
目前的倭國應該正是南北朝紛爭結束不久,在幾十年的動亂中從底層民眾到上層的統治者都出現了層出不窮的武士與忍者,雖然他們未必形成流派,但是刀術應該已經有了各家所長,所以真田建太說自己的刀術是千葉一刀流就對了。
“你有三次機會。”曹闊舉了下手中的油紙傘,決定試一試真田的刀法。
真田建太做足了禮節,然後將手慢慢的壓在刀柄上,整個人陷入了沉寂的狀態,就在大家都以為他要出刀的時候,他卻突然側身向前邁了一步,抽刀藏於腰間的同時近身,因為兩個人距離非常近,他欺進對手懷裡的做法既能讓曹闊的兵刃失去攻擊距離,也能破壞對手的防禦,同時也為自己的刀開辟了進攻路線。
這一招很大程度上接近拔刀術,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近身搏殺技法,但是他的刀並沒有送出去,因為曹闊用傘中的劍柄頂住了他的刀尖,使他接下來要刺的動作化為烏有。
第一招勝負已分,在外人看來,兩個人隻是做了同樣的動作,隻不過真田側身向後抽刀,而曹闊是側身向前送傘,因為真田的個子比較矮,所以他看上去十分滑稽。
二人分開,真田站了個一步一刀的位置,這個距離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對**葉一刀流來說還有另一個作用,它意味著進是攻,退亦是攻。
站在這個位置上用刀,他不求一擊斃命,隻為重創對手,隻要把住中線和揮刀距離,即使對手對其進行追擊,他同樣可以在後退中揮刀切落,隻要他的速度夠快,被斬者定然折肢斷臂。
而且他算準像曹闊這樣的高手不會後退的,對手的個子又高,同樣一刀斬下去,他的揮擊距離更短,一定先傷到對手,所以雙手執刀高高舉過頭頂,計算好距離準備進攻。
他凝神靜氣將身體各方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在邁步的同時手腕向後翻轉,使刀身達到最大擺動幅度,從而獲得更大的揮刀速度,在刀身與雙臂成一條直線的時候順勢下落,落步的同時落刀,達到直線間最短攻擊距離。
非常直白的一刀,中線、高速、兩點間最短。
可他還是失敗了,曹闊在各種加持全開的狀態下怎麼可能被他劈中,在他眼裡這一刀有點劍術之中點刺的味道。
關於點刺,說怎樣才能讓一把劍刺入敵人的身體,其實很少有人會用劍直接去刺,因為肌肉對劍的阻力非常大,直接去刺其實挺困難的,所以劍客在做刺的動作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劍尖臨近敵人時抖一下手腕,用一抖一點的力量去破開對方身體,特彆是對於著有皮甲的人,這個點刺的力量可以輕鬆將其破開,而真田的這一刀是將抖的力量用在了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