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養了雞和鴨後,宋硯就在網上買了個室外狗屋,把毛毛也送到了這邊,一開始,毛毛不習慣,總要跟著往回走。可能程清雲真的有訓狗的天分,教了幾次之後,它也就知道它已經搬家了,以後要看著這群小東西。
把毛毛送過來,不是為了防人,而是怕山上有黃鼠狼之類的下來,毛毛在,多少可以防範一些。
養了一段時間後,黎安白天早上過來把雞鴨的門打開,雞有一隻領頭雞,長得可好了,同一群雞裡就它的毛長的最快最紅,它每天帶著雞群去竹林裡覓食,天色暗下來前,會領著回來。
而鴨子就是由小鵝領著,彆看它小,但是鴨群中它最大,也很有領導風範。它們白天就在池塘裡吃些浮遊生物,小蝦米,黎安怕魚不夠吃,又另外加了一批蝦米進去。
雞鴨不用她操心了,每天隻要晚上喂一頓就好,由程清雲負責,喂完也由她給雞鴨關門。
日子一天天過,終於,他們的秋梨膏也賣完下架了,不過黎安發現了一樣新的可以賣的東西。
早上菜花嬸吃完早餐就背著鋤頭和籮筐出門了,黎安好奇的問了一句,
“菜花嬸,去做什麼呀。”
“奶奶去挖番薯。”還沒去上學的子洋回答著,菜花嬸也笑著點頭。
“前段時間不是挖過番薯了嗎?”
那時候黎安還去幫忙了,她揮不動大鋤頭,用小鋤頭也容易給番薯挖傷,最後,她就負責把挖出來的番薯撿進籮筐裡。
挖傷的番薯,和個頭比較小的番薯,被她要來煮了一鍋糖番薯,加了紅糖,薑片,橘子皮,水半沒過番薯,放電飯鍋裡煮了兩個多小時。
水煮的隻剩下底下一層,就像糖漿一樣,番薯本身就甜,再把這個淋一些上去,吃一口,甜到心裡去,還帶著橘子皮的香氣,以及薑片的味道和一點點微末的辣,好吃的不的了。
幾個老人尤其喜歡,甜甜糯糯的,又好吃又不費牙。程清雲還特地給爺爺奶奶送了幾塊,就連不怎麼愛吃甜食的程爺爺也覺得非常好吃。
大塊的番薯就被堆在了一個舊屋子裡。黎安記得,堆了有小半間屋子,得有好幾百斤吧,現在怎麼又挖番薯。
還沒出門溜達的大舅奶奶就說,
“村裡山地多,種菜什麼也不方便,自家門前種的菜也夠吃了,山上也就拿來種種番薯,藤也能拿來喂豬。”
“那那麼多番薯吃的完嗎?”
“吃不完,自己人吃一些,給豬喂一些,再吃不完,就刨成番薯絲曬乾,等沒有番薯的時候,放飯裡一起煮,也好吃的很。”
“我看村裡現在很多人門前曬的白色的一根根的,就是番薯絲嗎?”
“對。”
黎安有時候經過彆人家門口,都能看見院子裡曬著的番薯絲,她原先不知道這是什麼,就看到幾乎家家戶戶都曬了很多。
“番薯絲曬乾後儲存的好的話能放個一年差不多,等明年新的番薯下來了,吃不完的就可以拿來喂豬了。”
“番薯絲也吃不完嗎?”
“哪吃的完,這東西多的很,還在村裡的每家都種不少,你就算送人都沒人要。”
黎安有了點想法,就問,
“那去年的番薯絲現在還能吃嗎?”
“能呀,我放的好,還好好的,怕你們不愛吃,我都沒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