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本來說陪著金梅嬸一起去趕集的,但是金梅嬸說和菜花嬸一起去,就不用她跟著了,讓她睡晚點,明天早上過來,她一邊準備祭祖的東西,一邊跟她講講關於冬至的習俗。
黎安點頭應好,宋硯端著盤子,他們三人一起回去了。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黎安和程清雲都起來了,煮了扁食吃過後就去了村委,金梅嬸她們還沒回來,不過也沒等多久。
梨花奶奶也來了,還有大舅奶奶,幾人坐一起洗菜,輪流給黎安和程清雲講冬至的習俗。
“冬至,要準備6個菜祭祖,魚和肉是不能少的,肉要大塊紅燒,魚要稍大一些的魚,我們大多時候用的鯽魚,也可以用差不多大得海魚。”
“其他四個菜也不能隨便,有些菜是不能當盤頭的,像我們,經常用的是炒筍乾,炒豆腐,蟶子,芹菜炒墨魚,炒蠶豆之類的。”
“中午祭祖6大碗放堂屋,傍晚祭天6小碗院門口,都要6杯酒,酒盞邊上擺6雙筷子,倒酒的時候第一次倒半滿,等蠟燭亮一半的時候再添滿。”
“裡外都要三柱香,一雙蠟燭,等香燃的差不多了,再燒一刀紙錢,堂屋裡的有專門燒紙錢的鐵皮簍,我早上給你帶了一個,一會記得拿回去。”
“謝謝金梅嬸。”
“你點香的時候記得要拜拜,說點祈福的話,也就家裡順遂,人健康平安之類的。”
黎安乖乖的點頭,默默記著剛學到的新的生活技能,梨花奶奶看她的樣子,也是憐愛,
“你也彆怕,有我們在,不會的不懂的可以來問我們,跟著學兩年就會了,今年我們幫你把菜準備好了,明年你就自己來,自己做記得住。”
“好。”
金梅嬸也笑說,“晚上也就是把這些菜熱了吃,你們就在家吃吧,不用端來端去的了,你們年輕人可能不喜歡這些菜,可以自己買些彆的加菜,像熟菜之類的(就是快餐的菜打包帶回家,我們這的方言稱之為熟菜,做熟的菜)。”
這時,剛好宋硯下班回來,手上提著兩個袋子,他聽到說加菜,走進來,提高自己手上的袋子給大家看,
“剛聽你們說加菜,我買了點鹵味回來,奶奶,嬸,這一袋給你們放這吃,安安,這一袋一會你帶回去。”
“給安安她們帶就好了,給我們帶什麼呀!我們都吃習慣這些菜了。”
“我帶的排骨,和鹵豬舌頭,子洋他們愛吃。”
宋硯放下袋子,走到黎安身邊,幫她一起洗菜。
“你今天回來的那麼早。”
“是呀,今天家裡忙,起早了點,回來看看。”
“那下午有空的時候你去眯一會。”
“好。”
兩人說著悄悄話,眾人已經習以為常。
金梅嬸和菜花嬸負責炒菜,他們負責把菜分盤子裝好,等菜都做好後,就更忙了。
宋硯幫著大舅爺先把菜送到他們的老房子,然後回來幫田舅爺,田舅爺自己推著輪椅跟在他後麵。
因為田舅爺腿不方便,宋硯就留在他家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