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嬸和菜花嬸中午洗了碗之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要把餡先給準備好,要放涼了才能包。
他們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鹹菜的,一種是紅豆沙的,在裡麵加了熟芝麻,很香。
熬好的時候宋硯用勺子舀了一口喂給黎安,跟買來的豆沙不一樣,自己熬的豆沙沒有那麼細膩,但是口感也不差。
黎安又去舀了一口喂給程清雲,程清雲就得意的看著宋硯。
其他人則好笑的看著他們,三個小孩也是嘻嘻哈哈,鬨著要吃紅豆沙,菜花嬸給一人都舀了一些。
梨花奶奶笑著說,
“好了啊,都不能再吃了,彆一會不夠用了。”
甜青團是有作用的,祭祀的一環中要用到素團子,而鹹菜餡裡麵是炒了很多肉末的。
餡料準備好之後,兩個嬸嬸去冰箱拿了之前就準備好的青草汁,準備和麵。
黎安好奇的去看了一下程清雲說的這個草汁,青黑色的,完全看不出來原來是什麼樣子,現在就是有點像果汁的樣子,非常渾濁,但是味道很清新。
菜花嬸就把這個汁當水,一邊揉麵一邊加,揉出來的麵團就是青綠色的,青團用的麵粉和做團子的麵粉差不多,都是糯米粉居多,摻了一部分早米粉。
就是包的手法也很類似,就是封口的時候,不用完全收進來,收一半的時候直接兩邊捏合就可以,形狀像一塊飽滿的榴蓮肉。
包好的青團用樹葉子包起來,碼在蒸籠上,黎安問金梅嬸,
“這個葉子有講究嗎?還是就這麼大的葉子都行?”
“有沒有講究就不知道了,我們老一輩傳下來的一直用的這個葉子,沒用過彆的。”
“咱們村委後麵山上就長了一棵,下次帶你們過去看看,以後要用的時候就不用出去買了,帶把剪刀,一會就能剪夠。”
“這個樹葉還有的賣啊!”
“有,咋沒有,往年我們還剪了去鎮上賣過錢呢,還能賺上一些。”
不過今年事兒有點多,她們也就沒去了,今年村委也寬裕了許多,不用宋硯添補太多。
黎安幫著一起包,金梅嬸還在繼續揉麵粉,他們要包的量實在是太大了,大舅奶奶和梨花奶奶也來一起包。
宋硯去劈柴了,要把這些青團蒸熟,要用的柴可不少,就連田舅爺都坐到了灶前幫著燒火。
唯有王太婆,大家讓她在外麵繼續曬太陽,她年紀真的大了,可不敢讓她再幫忙乾活了,萬一不小心跌了摔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鄭爺爺和大舅爺就等大家碼滿了一個蒸籠,端去灶台,再看看灶台上的青團熟了沒有。
再看看誰手邊缺了什麼,或葉子,或麵粉,或是少了餡,他們給拿一下,就是給大家打個下手。
程清雲拍著大家熱熱鬨鬨的場麵,等那邊第一鍋青團要出鍋的時候,她就在邊上等著了。
彆誤會,不是想吃,而是想拍那掀開鍋蓋熱氣蒸騰的樣子,和青團剛出鍋是青翠的顏色,等放涼後,青團的顏色會變得暗沉,沒有剛出鍋時的亮澤。
當然,吃,還是要吃的,第一鍋是鹹菜餡的,鄭爺爺給拿出來略放涼後,就招呼著大家都來先吃一個。
第一鍋一人分了一個後也就不剩什麼了,鄭爺爺給撿到一旁的不鏽鋼托盤上,把蒸籠清洗後又給他們送過來。
喜歡二十歲的鄉村悠閒生活請大家收藏:二十歲的鄉村悠閒生活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