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連建造大型房屋,都可以用類似的紐扣來製作。星際中早已不用人類來蓋房子,所有的萬丈高樓都是這麼打印組合蓋起來的。
如果阮景家的房子能用這個來製作,根本不用等這麼久,一天就能蓋好。
可惜這是在藍星,阮景就算敢用它來打印,也不敢把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改良蔬菜的事兒還能藏一藏,一夜之間一座磚混結構的彆墅拔地而起,阮景可真的解釋不了。
她在手機上塗塗改改,很快設計好禽類的窩和星豚、豬羊居住的棚子。
現在養的動物不算多,不用蓋得太大。等將來養的多了,再添置也來得及。
小按鈕飛到離地三四米高的地方,開始在星際牧場中間的地方“絲絲”的吐出材料,打印窩棚。
它一圈一圈的在空中轉圈,吐出的材料在地上一層一層的疊高,逐漸形成窩棚牆壁的樣子。
趁它還在工作,阮景又在星際商城裡下單了兩個便攜式水井。
放眼望去,這片地整體比較平整,但附近的地方阮景沒有看到水源。遠處的改良牛筋草長得很高,根本看不清地麵的情況。
牧場的牛筋草長得極其茂盛,綠意濃濃。這說明附近肯定是有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的。與其從遠方引一條小溪過來,還不如就地取材,直接引地下水上來給牲畜們飲用。
整個牧場都是阮景的,那麼這新蓋的窩棚就不需要弄院子。
她隨意的把便攜式水井往窩棚前邊一插,水管立刻深入地下,發出嗡嗡的聲響來。
緊接著,阮景在星際商城中下單兩個喂食器。
挑了半天,她選擇這種攜帶壓縮空間,可以把糧食放在裡邊,每天定時定點投喂的喂食器。
說起來,有點像藍星上的小貓喂食器。隻不過這個容量更大,也更智能,和星際上大多數高科技產品一樣,可以連接手機數據。
它除了能判斷每隻動物每天食用的糧食重量外,還能實時調整計劃,不會讓某隻小動物餓肚子。
本身自帶8k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動物。並且可以設置菜單,根據麵前出現的動物,投喂不同種類的食物。
比如一隻改良紅羽雞和一隻星豚出現在喂食器麵前,出現的食物會分彆是碎玉米粒和玉米麵拌青菜,這樣可以照顧到更多動物。
有了這個,阮景就不用每天都來星際牧場給小動物們投食,隻需要設置好菜單,平時在手機上查看牧場信息,隔三差五再過來檢查一下就好。
窩棚打印到一半,宋遙挽著李竹梅回來了。
果然和阮景想的一樣,在牧場西邊有一條淺淺的小溪。它水質清澈,從西向東奔湧而去。附近很多小動物都在那邊喝水,看起來是安全的。
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距離中心點較遠,如果想把它引過來要費不少事。
“不用啦,我在這邊弄個水井一樣的。”阮景一邊從空間倉庫裡拿出幾袋子改良玉米倒在地上,一邊打開喂食器的設置界麵,掃描片刻後,地上的玉米便消失在空氣中。
“它還可以設置粉碎食物顆粒……嗯,就粉碎成大一點的顆粒和玉米麵吧……等回頭我從大棚裡再搞點菜葉子過來。”李竹梅湊過來,看阮景操作喂食器。
“好方便哪這個喂食器,我記得我小時候喂雞,都要把白菜幫子剁碎再喂給它們。”李竹梅回憶起小時候,驚歎道,“果然還是科技改變生活……”
喜歡辭職開局,我帶老媽回家種菜請大家收藏:辭職開局,我帶老媽回家種菜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