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如何重農的?
“商人逐利,本性貪婪,如今齊王之舉,無疑是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讓這些唯利是圖之徒有了可乘之機。”
“這不僅破壞了傳統的社會秩序,更可能導致民眾紛紛棄農從商,使得農田荒廢,糧食減產,動搖我大唐的根基。”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望陛下明察,嚴懲齊王之過錯,恢複對商人的限製,以正綱常。”
蕭禹語速極快,明顯帶著情緒。
“說完了?”李承乾站在一旁,神色平靜,目光如淵,靜靜地看著蕭禹,語氣中帶著一絲淡淡的詢問,仿佛在聽一個無關緊要的故事。
蕭禹聞言,心中一滯,雖惱怒其態度,但麵對太子,也不得不強壓怒火,拱手說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見教!”
他的話語中,隱隱帶著一絲挑釁,似乎在等著看李承乾如何回應。
“少傅可聽聞:富而行其德?”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不緊不慢地拋出一個問題。
蕭禹聽到這話,麵色瞬間如遭雷擊,變得煞白。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緊咬下唇,從牙縫中艱難地擠出三個字:“陶朱公!”
此刻,他心中猶如翻江倒海,陶朱公範蠡,那可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富可敵國卻樂善好施,以高尚的德行被後人傳頌。
提及此人,無疑是在打他的臉。
李承乾從容地笑了笑,接著有條不紊地開口道:“古有陶朱公,三次成為富甲天下的巨賈,卻又三次散儘萬貫家財,廣施善舉,所行之事皆為功德,為後世商人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今有應國公,在皇祖父建立大唐的艱難征程中,傾舉家財,全力相助,立下了不世之功。這足以證明,掌管財富並非就意味著無德。”
李承乾微微停頓,目光掃過朝堂眾人,最後落在蕭禹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深意:
“正如蕭少傅,對太祖賞賜的宅邸毫無貪戀,足見少傅之高潔品德。”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讚賞:“可蕭少傅今日卻將商人一概而論,如此豈不是在罵自己?”
李承乾的言辭犀利,直擊蕭禹話語中的漏洞,如同鋒利的寶劍,讓蕭禹無從躲避。
“他們....”蕭禹剛要開口反駁,想說商人怎能與自己相比。
可話到嘴邊,瞬間想起陶朱公那輝煌的事跡,其成就和威望遠超自己,到嘴邊的話硬生生被憋了回去。
他的臉漲得通紅,如同熟透的番茄,心中又氣又惱,卻又無從辯駁。
“如此利益在前,百姓棄農從商,這與大唐重農之策相衝,這總沒錯吧!”
蕭禹眼珠子一轉,試圖從另一個角度發起攻擊,挽回些許顏麵。
“錯,大錯特錯!”李承乾斬釘截鐵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原聞殿下高見!”蕭禹雖心中不服,但也隻能強裝鎮定,拱手請教。
“諸位當中,極少人拜訪過齊王的莊子,其中有些利器,諸位並不知曉,所以我們暫且不談。”
李承乾話鋒一轉,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我們僅談以往的重農,我想請問諸位,都是如何重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