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盧仝所作茶詩,曆代以來贏得極高評價,除了中間這七碗茶,最後的轉折為民請命也十分令人觸動。
茶室內安靜的針落可聞,這還比什麼?有什麼好比的?
李二陛下此時頗為後悔,跟這小子較什麼勁,這下好了,風頭全被他搶了去。)
隻是在自己女人麵前李二陛下還是企圖挽回形象,於是他就說了。
“還不錯,我出去轉轉。”李二陛下一出三十六計走為上,可是令在座的諸位妃子一愣。
這虎頭蛇尾的鬨哪一出?怎麼走了?
長孫皇後卻是看透一切的笑了笑,夫君在賢侄這又屢戰屢敗了。
剛如是想著,李二陛下探頭回來:“夜小子,這首掛著展示展示就算了,你不會打算用來贏獎勵吧?”
李二陛下回來這趟就是不放心:這若是夜小子拿去贏獎勵,那他們也不用玩了。
被這偶爾幼稚的皇叔逗樂的他笑笑:“放心吧皇叔,我不參加的。”
聽到他答應下來,李二陛下瞬間又沒了影子。
長孫皇後“噗嗤”笑出聲來,李二陛下這孩子氣的表現實在讓她沒憋住。
等眾多嬸娘的詩詞對聯交了上去,留下她們繼續喝茶,他沒有久留,找了個理由離開,去看了看茶葉銷售情況。
這些文人士子隻是形成特定人群品茶的風尚,真正能帶來巨大利益的還是各地茶商。
尤其是那些跑了好多趟的西域商人,這次增加的數種各產地新茶,真可謂是用搶來形容的。
很多商鋪已經開始出現不夠賣的情況,而配套的各種新茶具也紛紛被加入采購清單。
這才是第一屆茶展就有如此盛況,王夜很是欣慰,日後這渭水必能成為世界的商貿中心。
時間過得飛快,群策群力下不乏士子做出佳作。
展台上已經掛出了不少被選中的詩詞對聯。
其中最少得便是詞,這也是因為詞在初唐剛開始流行,詞牌更是少的可憐。
但是詩卻是不缺的,詩句成了整個展台懸掛最多的。
就是不久後評委們出了點狀況,請他過去一趟。
等他來到展台,就發現自己親自邀請的四位評委,在台上爭的麵紅耳赤。
“齊王殿下、你來的正好!你來看看,我說這個對聯當為第一,杜相非說那個是第一。”
孔穎達也不知是不是爭論的上頭了,一點唯唯諾諾的意思都沒了。
他也不惱,看了看他們爭論的對聯。
“芎莒薈萃芳菲茶,菁蕪荏苒。”這是一名盧姓士子所做。
“茶茗茱芝芽芬芳,莖萃芊茸。”這個是燕嬸娘所作,不過署名卻隻有燕氏。
這兩幅對聯也確實難分高下。
思考一番,今日營收注定不菲,也就不差那點獎品。
“若是難分高下,那就並列第一好了。”
“恐怕不行呐殿下,你看看這幾幅!”
順著杜如晦手指望去,隻見台上還有幾幅對出的對聯。
“荒草茸茸獲菊花,蓓蕾萌芽。”是一名崔姓女子所做。
“坪壩堰塘埂堤垣,坡壤城垛。”是一名當朝官員所做。
“江河湖海浪澎湃,波濤洶湧。”李二陛下所做。